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其二)

忆昨王师北渡江,山东豪杰已争降。

衔枚夜雪俄平蔡,斫树明书果死庞。

志士裹尸须马革,旧官祭灶熟羊腔。

老奸牖下终何幸,远愧睢阳庙食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战乱后的凄凉景象。"忆昨王师北渡江,山东豪杰已争降"表明战争已经过去,统帅率军渡过长江,山东的英雄豪杰们纷纷投降。这里的“王师”指的是朝廷的大军,而“山东豪杰”则是指那些尚有尊严和勇气的人物。

接下来的"衔枚夜雪俄平蔡,斫树明书果死庞"表现了战争结束后的一种急遽的平息。夜晚的雪花似乎带着某种信息(“衔枚”意指传递秘密),而“俄平蔡”则可能暗示战乱即将平息,或者已经得到控制。在这之后,“斫树明书果死庞”表现了对英雄人物的纪念,他们虽然已逝,但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依然被铭记。

"志士裹尸须马革,旧官祭灶熟羊腔"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哀荣之情。战死者被草率地用马皮包裹,而生还的官员则在进行某种仪式(“祭灶”),可能是在纪念那些已逝者,用熟透了的羊肉作为供品。

最后,“老奸牖下终何幸,远愧睢阳庙食双”表达了一种对过去错误或不公行为的反思和自责。诗人似乎感到自己过去的某些做法现在看来是多么错误和不幸,甚至在遥远的地方也感到愧疚于古代圣贤之庙中所享用的祭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乱后的景象、英雄人物的纪念以及个人反思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01)

李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其五)

多病新年白发生,愧无筹策赞亲征。

弯弧空作饿鸱叫,逐兔休嗟走狗烹。

凤阁鸾台少知己,天台雁荡恣经行。

可怜未遂求田计,空负江湖浪漫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其四)

残臈仓皇间道奔,相逢悲喜语还吞。

巡檐惨淡梅花月,寿酒淋漓柏叶樽。

禦敌孤城存即墨,还家聚首似羌村。

见几在莒思深戒,只恐黄金注自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其三)

两淮黔首苦飘零,庙算成功再底宁。

头斫新都摅宿愤,脐燃郿坞赫王灵。

羌人半已投戈拜,父老从观扶杖听。

欲勒燕然继隆碣,大书谁纪史编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其一)

黄耳东来喜可知,鸰原书札慰愁思。

艰难莫话平时事,愁绝长吟别后诗。

再到空存旧城郭,遗黎重睹汉官仪。

故乡枌梓凋零甚,梦寐芜城祇益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