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手持藜杖,悠然自得地在乡村间漫步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情描绘。
首句“杖藜徐步意逍遥”,开篇即点出人物形象与心境,老者手持藜杖,步伐悠闲,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自在。接着,“望里风烟事事饶”一句,将视线拉远,描绘了四周景象的丰富与生动,无论是远处的风烟缭绕,还是近处的事物,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偶遇腴田思种术,閒经断涧欲营桥”,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老者的农耕情怀与生活智慧。他偶遇肥沃的田地,心中萌生了种植药材的想法;路过断涧时,又计划着修建桥梁,体现出他对土地的热爱与对改善生活环境的用心。
“农家傍竹门深掩,古庙依山字半销”,这两句则转向对乡村环境的描写,竹林环绕的农舍,深掩的门户,透露出宁静与和谐;古老的庙宇依山而建,字迹已显斑驳,增添了几分历史的沧桑感。
最后,“何处晚风吹古调,太平村落醉归樵”,以晚风轻拂,古调悠扬,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在这样的环境中,樵夫们或许会带着酒醉之态归来,与村民共享这份安宁与快乐,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淳朴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