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东篱,雷隐隐、水云时涨。
休夏好、绳床药臼,消磨微恙。
读史喜观秦楚际,咏怀高话羲皇上。
笑饥来、驱我走天涯,无人饷。愁何许,悬旌漾。
悲未已,吹篪唱。怪众人皆醉,覆杯沉酿。
堪破黄梁道士枕,打开白业瞿◇杖。
咄何来、修竹弹甘蔗,纷投状。
不详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何物文心,笔阵老、墨池飞涨。
贾馀勇、吟成八咏,撚髭无恙。
公子七哀传邺下,大夫九辨赓江上。
惊从而和者曲弥高,三缣饷。倒词峡,真潢漾。
短歌阕,长歌唱。只江郎才尽,渴求杯酿。
我倦欲投斑竹管,公豪任夺青藜杖。
问红笺、填得许多愁,难于状。
乘兴而来,冒雨过、徵君之宅。
相对者、诗家三老,酒徒八伯。
秉烛夜游行乐耳,一生能着千双屐。
看胜为可喜败欣然,如予弈。痛饮也,肠千石。
剧谈也,唇三尺。算樽前只少,红儿催拍。
便唱鹧鸪休听好,坐中半老江南客。
问阮公、醉后眼如何,全飞白。
问客何来,自闽海、薄游吴苑。
忽举目、天涯烽火,故乡中断。
泽国江山惊战鼓,秋风零雨飞宾雁。
正登楼、作赋楚天高,愁王粲。十月节,寒花绽。
千人石,清樽宴。喜今朝初度,亲朋相见。
回首紫薇旧梦杳,放怀白发馀生健。
但摩挲,毛颖老中书,加餐饭。
日日愁生,赖有此、枕中之夜。
我梦见、大千境界,无非假者。
花月春江堪舞蝶,烟波瀚海能骑马。
尽神游、万里姿逍遥,阆风野。邯郸道,何潇洒。
阳台下,何妖冶。但逢场作戏,机心都化。
乌有先生相对好,亡何乡里归休罢。
奈一声、鸡唱又天明,愁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