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愁生,赖有此、枕中之夜。
我梦见、大千境界,无非假者。
花月春江堪舞蝶,烟波瀚海能骑马。
尽神游、万里姿逍遥,阆风野。邯郸道,何潇洒。
阳台下,何妖冶。但逢场作戏,机心都化。
乌有先生相对好,亡何乡里归休罢。
奈一声、鸡唱又天明,愁来也。
不详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愁人影共。残灯语、夜寒何处寻梦。
淡月微笼,酸风乍咽,严更徐动。孤衾自拥。
听声声、如迎似送。想依稀、长歌短泣,数阕谯楼弄。
多少朱门客,锦瑟弹蛟,玉箫吹凤。
凄凉伴我,吉丁当、打入心孔。
断续随风,又接着、晓钟鸣空。
问鸡人、铜壶漏水几点冻。
左手招明月,右手引清流。
遂弃人间俗事、长伴赤松游。
春与猿兮吟啸,秋与鹤兮飞舞,八百岁春秋。
夜授南柯守,朝拜酒泉侯。携玉杖,吹铁笛,酌金瓯。
醉乡高卧、掉头那问帝王州。
自谓羲皇以上,无论晋魏之事,涓子不能俦。
我亦问津者,愿泛武陵舟。
卿自用卿法,吾亦爱吾庐。
一生着几两屐、安用美哉车。
种得东篱五柳,饮得东皋五斗,此外又何须。
已梦我为蝶,谁识子非鱼。书咄咄,称好好,解如如。
不如说鬼、妄言妄听莫辞无。
人贵及时行乐,我也逢场作戏,软饱黑甜馀。
莫问九州事,且卧一床书。
秋月忽然好,游屐满山前。
远观灯火楼阁、万点小星悬。
逐队王孙公子,绕坐歌儿舞女,人压看场圆。
独有悲秋客,白眼对青天。千古事,一场梦,总堪怜。
吴宫明月在否?兴废几何年。
无限朱门绮户,也有竹篱茅舍,皓魄一般全。
休待玉箫彻,我欲卧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