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期诗人黄节的作品,题为《答秋湄书意》。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慨。
"负手花前意自深"一句描绘了诗人在花前独自沉思的画面,心中的情感和思想异常深沉。"晚秋蝉吹久消沉"则是用蝉鸣声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心境的变化,表达了一种淡然与宁静。
"端知人事如流水"这一句点明了诗人的哲理,认识到人世间的一切都像流水一样,变幻莫测。"竟为来书一动心"则透露了即便是过往的书信,也能触动他的内心。
接下来的"怫郁与愁谁可辨"表达了一种情感的复杂和难以言传,诗人将这种情感比喻为"怫郁",一种无法解脱的忧伤。"爱痴为职岂能任"则是说这份深沉的情感,如同一份重担,不是轻易可以承担或摆脱的。
最后两句"壮怀待尽中年后,此语凭君作报音"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寄托,希望在自己的壮年之后能够实现某些愿望,并且将这份心声交给书信中的朋友作为回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与独到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