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
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
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都城池苑夸桃李。
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于珠子。
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妆容与春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性的美丽和季节的氛围。开篇“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两句,形象地描绘出女子佩戴的精致首饰以及她面对镜中映照出的如水般清澈之容。
接着,“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表达了女子化妆后的美丽与春天自然的和谐统一,这里的“时宜”暗示了一种时代风尚,而“粉色”则是对女性肌肤颜色的赞美。诗人通过这两句,传递出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
下文“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则描绘了一种宏大而不失柔美的景象,“蜀彩”可能指的是来自蜀地(今四川一带)的精美织品,而“纵乱云垂地”则是对这种衣饰在风中飘扬时所呈现出的动态美的一种描绘。
“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这里的“都城池苑”可能指的是都市中的园林,这里的“夸桃李”则是对春日里盛开的花朵进行赞美,“问东风何似”则是在询问春天的东风,它带来了怎样的气息和情趣。
接下来的“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于珠子。”通过对女子口红如珠子的细腻描写,再次强调了女性美的精致与细节之美。最后,“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则是在表达一种对于逝去之美的留恋,以及想要将这份情感传递得更远。
整首诗通过对女性美、春日景色以及精致物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怀旧之情。
不详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海宇,称庆。复生元圣。风入南薰。
拜恩遥阙,衣上晓色犹春。望尧云。
游钧广乐人疑梦。仙声共。日转旗光动。
无疆帝算,何独待祝华封。与天同。
芳菲节。芳菲节。天意应不虚设。对酒高歌玉壶阙。
慎莫负、狂风月。人间万事何时歇。空赢得、鬓成雪。
我有闲愁与君说。且莫用、轻离别。
莫风流。莫风流。风流后、有闲愁。花满南园月满楼。
偏使我、忆欢游。我忆欢游无计奈,除却且醉金瓯。
醉了醒来春复秋。我心事、几时休。
青螺添远山。两娇靥、笑时圆。抱云勾雪近灯看。
妍处不堪怜。今生但愿无离别,花月下、绣屏前。
双蚕成茧共缠绵。更结后生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