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福山中鼓琴为曾仲子作操

上岂无天,非君之天兮。下岂无地,非君之地兮。

君之天兮在山之中,金庭兮玉柱,日月兮所通。

君之地兮在水之内,笠泽兮具区,雷风兮所载。

雷以生日,风以生月,君之心兮一日而盈一日而阙。

月以成风,日以成雷,君之心兮一风而阖一雷而开。

君今兮五十,功名兮汲汲。

玉貌兮未衰,目犹兮点漆。

天命兮当知,年光兮勿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光福山中鼓琴为曾仲子作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与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人生、命运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上岂无天,非君之天兮。下岂无地,非君之地兮。”以天地为背景,提出了一种超越个人的宏观视角,暗示了人生的局限性与宇宙的广阔。接着,“君之天兮在山之中,金庭兮玉柱,日月兮所通。”将“君”的天比喻为山中的金庭与玉柱,象征着内在的精神世界与宇宙的连结,日月的通达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连结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君之地兮在水之内,笠泽兮具区,雷风兮所载。”将“君”的地比作水中的笠泽与具区,以及雷风的承载,形象地描绘了内在情感与外界环境的互动,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接下来,“雷以生日,风以生月,君之心兮一日而盈一日而阙。”通过雷与风的象征,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同时“一日而盈一日而阙”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不完美。

“月以成风,日以成雷,君之心兮一风而阖一雷而开。”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前文的意象,通过月与日的变化,象征着内心情感的波动与外在世界的反应,揭示了人与自然、内心与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

最后,“君今兮五十,功名兮汲汲。玉貌兮未衰,目犹兮点漆。”描述了“君”当前的状态,既有对功名的追求,也有对青春的留恋,体现了人生的矛盾与复杂性。

“天命兮当知,年光兮勿失。”则是对人生的终极思考,提醒人们要顺应天命,珍惜时光,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时间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结交操

吁嗟嗟,我之与子交兮,子如日兮月如我。

未望兮而日在其右,既望兮而日在其左。

左与右兮其皆溯日以为明,离日须臾兮月诚不可。

日以月为其命兮,日得月而天下有水。

月以日为性兮,月得日而天下有火。

两相济兮以长生,与天地不堕。

形式: 古风

四雏操

嗟四雏兮二男二女,咸婴孩兮无知,未委兮其虎与鼠。

朝无食兮酸啼,数顾视兮筐筥。

为廉士兮不仁,吾过高兮累汝。

彼墨台之殉洁兮,亦薇英之独茹。

岂妻孥而同饥兮,为西山之土苴。

吁嗟乎,膏粱吾不知求兮,文绣吾不知与。

徒著书兮满家,不能易兮一肥羜。

既遭时兮不祥,分吾生兮终窭。

熬文章兮为糜,是吾心兮所组。

化呱呱兮为蠹鱼,饱六艺兮以孳乳。

天下皆晦盲兮,吾多学兮焉补。

欲号泣兮困穷,天地岂吾兮公姥。

彼鸱鸮兮肆虐,将切鸾皇兮为脯。

返岩穴兮深潜,与骨肉兮为土。

已矣乎,孔雀爱其珠尾兮,山鸡惜其文羽。

宁网罗之见罹兮,不忍濡夫微雨。

形式: 古风

三叠泉操

我观泉兮,下不在渊,上不在天,中不在五老之峰兮大月之山。

然则泉安在兮,盖在乎吾心之玄。

玄为天之一兮,其生泉也,在于雷欲动而未动之先。

为天之命兮所以开乾。

人知其出于山下兮,不知其以吾心为源。

夫以吾心为源,则无往而不在者斯泉。

安必其下在渊而上在天,中在五老之峰兮大月之山。

形式: 古风

花下儿歌

弃儿花间妾身轻,儿啼呱呱莫断声。

三朝有乳未能饮,游人闻泣应伤情。

妾能生儿不能养,花间会有人来往。

桐花小凤花为胎,花使生之叶使长。

取儿且作小凤看,黄雀衔珠报不难。

牛羊昔日解腓字,仁人岂可无肺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