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道二首(其二)

洛阳驰道上,春日起尘埃。

濯龙望如雾,河桥渡似雷。

闻珂知马蹀,傍幰见甍开。

相看不得语,密意眼中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洛阳城外驰道景象的诗句。开篇“洛阳驰道上,春日起尘埃”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马蹄所踏起的一路尘土,展现出一幅热闹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紧接着,“濯龙望如雾,河桥渡似雷”进一步渲染了春日洛阳的气氛。濯龙通常指的是长江中的一个险滩,这里以其名喻指一处水域,或许是黄河与洛阳城附近的某个河流。望去如同迷雾,既增加了景象的神秘感,也暗示着春天水汽氤氲的气候特点。而“河桥渡似雷”则通过比喻手法,将渡河时水波激荡的声音形象地描绘为雷鸣般的响声,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

接下来的“闻珂知马蹀,傍幰见甍开”两句,继续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驰道上的生动场景。马蹄踏地的声音,以及车轮与道路摩擦的声音,都是通过听觉去感受的,显示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和捕捉。

最后,“相看不得语,密意眼中来”则是诗人的情感流露。这不仅是对视觉、听觉之外的深层交流的一种表达,也许还包含着诗人内心的某种复杂情绪。通过眼神传递的情意,不言而喻,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伤和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视觉、听觉细节的刻画,再现了春日洛阳驰道上的繁华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

收录诗词(39)

徐陵(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徐摛之子。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与宋朝郭茂倩并称“乐府双壁。”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至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其侍中、左光禄、鼓吹、侯如故,谥曰章。有四子:徐俭,徐份,徐仪,徐僔

  • 籍贯:东海郯(今山东郯城)
  • 生卒年:507~583

相关古诗词

梅花落

对户一株梅,新花落故栽。

燕拾还莲井,风吹上镜台。

娼家怨思妾,楼上独徘徊。

啼看竹叶锦,簪罢未能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

紫骝马

玉镫绣缠鬃,金鞍锦覆幪。

风惊尘未起,草浅埒犹空。

角弓连两兔,珠弹落双鸿。

日斜驰逐罢,连翩还上东。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新亭送别应令诗

凤吹临伊水,时驾出河梁。

野燎村田黑,江秋岸荻黄。

隔城闻上鼓,回舟隐去樯。

神襟爱远别,流睇极清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骢马驱

白马号龙驹,雕鞍名镂渠。

诸兄二千石,小妇字罗敷。

倚端轻扫史,召募击休屠。

塞外多风雪,城中绝诏书。空忆长楸下,连蹀复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