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道中四首(其一)

秋林露气清,双屐踏花行。

野竹山都笑,深松木客迎。

瑶台临洞口,茅屋隔溪声。

借问神仙侣,谁今大药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于秋日山林中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秋林露气清”便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秋天的树林在晨露的滋润下显得格外清新。接着,“双屐踏花行”则展现了诗人的行踪,他穿着木屐,在花间轻步而行,与自然融为一体。

“野竹山都笑,深松木客迎”,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野竹似乎在欢笑,深松仿佛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互动。这里的“木客”指的是隐居山林的人,这里暗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是对其他隐士的想象。

“瑶台临洞口,茅屋隔溪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瑶台象征着仙境,洞口则是通往神秘之地的入口;而茅屋则代表了人间的居所,溪声则是自然界的音乐。这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超凡脱俗的仙境,又回归了平凡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最后,“借问神仙侣,谁今大药成?”诗人以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仙人和长生不老的向往。这里的“大药”通常指能使人长生不老的仙药,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生命永恒的追求和对超凡境界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美丽画卷,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和谐,也蕴含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罗浮道中四首(其二)

迢递寻丹阙,逍遥傍翠微。

松高黄鹤卧,花暖碧鸡飞。

秋草随龙杖,山云湿羽衣。

前溪过真侣,知是采苓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罗浮道中四首(其三)

隔水望花宫,逶迤竹径通。

古松为道士,翠羽作芝童。

铁笛邀明月,金軿御晚风。

何当受真诀,长啸紫烟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罗浮道中四首(其四)

中峰已奇绝,上界更迢遥。

瑶草经秋长,閒云满地飘。

石林开紫府,磴道上清霄。

羽客长松下,邀予度铁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游仙诗三首(其一)

一夕复一朝,一春复一秋。

昔日繁华子,零落归山丘。

谅无鲁阳戈,白日谁能留。

挥袂出门去,东游访十洲。

十洲杳何许,一岛水中浮。

云霞为宫阙,铁石为桥楼。

黄龙跃其间,丹凤鸣啾啾。

顾此非凡境,引领意悠悠。

倘有不死草,吾当复何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