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拟十首(其五)

猗猗竹与桐,并生江之浔。

朝日照孙枝,夕风振瑶林。

凤皇天外来,飞下玉山岑。

栖枝食其实,气类无幽深。

夔伦不世出,斤斧倘见寻。

一截嶰谷管,一制薰风琴。

偶蒙识者赏,无穷出清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竹与桐并生的江边景色,晨光与晚风的交替,以及凤凰与夔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还融入了对理想人格和艺术创作的思考。

开篇“猗猗竹与桐,并生江之浔”,以“猗猗”形容竹子的茂盛,与“桐”并生在江边,营造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接着,“朝日照孙枝,夕风振瑶林”,日出时阳光照耀着竹子的幼枝,傍晚的风吹动着繁茂的树林,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韵律。

“凤皇天外来,飞下玉山岑”,凤凰从天外飞来,降落在玉山之巅,象征着非凡的灵性和超凡脱俗。接着,“栖枝食其实,气类无幽深”,凤凰栖息于竹枝上,食用竹实,其气质与竹的高洁相得益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夔伦不世出,斤斧倘见寻”,夔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借指杰出的人物,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尊重。诗人担忧的是,这样的杰出人物是否会被世俗的刀斧(比喻世俗的评价或环境)所影响或破坏。

最后,“一截嶰谷管,一制薰风琴”,嶰谷管和薰风琴都是古代的乐器,象征着艺术创作的精妙与深远。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像这些乐器一样,发出清越的声音,触动人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杂拟十首(其六)

九龄起韶州,妻子家海滨。

又如帝室宝,海底珊瑚金。

人生有南北,此道无古今。

迢迢龙江上,鸿飞万里心。

晚菊有正性,托根寒水津。

不随黄叶秋,况争紫兰春。

依依抱晚节,冷艳排霜晨。

日暮碧云滋,折花思远人。

鸣雁不我待,霜露日夜新。

愿言垂采摘,岁晏委荆榛。

形式: 古风

杂拟十首(其七)

空斋日无事,起坐横鸣琴。

明月入我牖,照见万古心。

古风不复还,中有太古音。

置琴挂壁上,吾道无古今。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杂拟十首(其八)

戚戚去故里,辛苦从军行。

黄沙翳白骨,麟阁垂功名。

西北秋风至,日暮愁云生。

火烧白草冈,水断黄河声。

天寒马屯缩,仰天为悲鸣。

男儿贵死难,义重鸿毛轻。

南登雕阴坂,北望骠骑营。

驻马千丈坡,射雕万里程。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杂拟十首(其九)

西北有高城,来往交河道。

古来征战地,白骨埋秋草。

人寿非金石,生男不待老。

不敢上谯楼,唯恐愁绝倒。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