畎亩十首(其十)

儒冠误身世,偃蹇二十年。

岂不怀明主,富贵乃在天。

平生学忠孝,自致无由前。

青灯照夜长,感激徒自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畎亩十首》中的第十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不顺的感慨与无奈。

首句“儒冠误身世”,诗人以“儒冠”自喻,感叹自己因追求儒家学问而错失了人生的方向,陷入了困境。接着,“偃蹇二十年”描述了诗人在这段时间内遭遇的挫折和困顿,暗示了他长时间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岂不怀明主,富贵乃在天”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明君的渴望,同时也认识到个人的荣华富贵取决于命运的安排,充满了宿命论的色彩。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了诗人既渴望施展才华,又对现实感到无力改变的复杂心情。

“平生学忠孝,自致无由前”表明诗人一生致力于学习忠义孝道,却始终未能达到自己的目标,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和不甘。这不仅是对自己过去努力的反思,也是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最后,“青灯照夜长,感激徒自怜”描绘了诗人夜晚独自面对青灯,内心充满感激却又自我怜悯的情景。青灯象征着孤独与思考,夜长则寓意时间的漫长与等待的煎熬。这两句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形象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观国朝故事(其一)

昔在景德初,胡虏犯中原。

朝廷用莱公,决策幸澶渊。

高琼虽武夫,能发忠义言。

咏诗退虏骑,用丑枢相颜。

銮舆至北城,断桥示不还。

一箭毙挞览,夜半却腥膻。

至仁不忍杀,和好垂百年。

伟哉澶渊功,天子能用贤。

形式: 古风

观国朝故事(其二)

昔在康定初,元昊叛西陲。

朝廷起韩范,节制阃外师。

二公人中龙,材略超等夷。

匈中百万兵,对面千里机。

不比大老子,而令虏能欺。

深期复灵夏,重勒燕然碑。

军中果兴谣,西贼心胆隳。

逆节遂称臣,战士解甲归。

社稷安泰山,四海绝疮痍。

堂堂宁复有,为作思贤诗。

形式: 古风

观国朝故事(其三)

昔在元祐初,朝廷用老成。

元恶首窜殛,贤隽皆汇征。

帘帏八年政,内外咸清明。

四夷各自守,天下几太平。

绍圣党论起,宵人坏典刑。

二蔡唱继述,曲学尊金陵。

忠良投海岛,党籍编姓名。

春秋亦获罪,学者专三经。

心术遂大坏,风俗从此倾。

养成前日祸,中原厌膻腥。

我欲著一书,善恶深劝惩。

奸谀诛朽骨,潜德发幽馨。

六贼未足罪,祸端首熙宁。

形式: 古风

观国朝故事(其四)

富公昔使虏,厉色争献纳。

臣节安敢亏,君恩以死答。

煌煌中国尊,忍为豺狼屈。

堂堂汉使者,刚气不可折。

斯人嗟已亡,英风复谁接。

衔命虏庭人,偷生真婢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