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研席相从昔少年,白头谁信两苍然。
来从八桂三湘外,忆折双松十载前。
告我明朝还又别,对床终夕不成眠。
交游存没休休说,且为梅花釂玉船。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赠刘景明来访》。通过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深刻感慨。
“研席相从昔少年”一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自幼共处同窗读书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深厚的情谊。"白头谁信两苍然"则透露出时光飞逝、青春不再的感伤,以及对未来变迁的无奈。
“来从八桂三湘外”指的是刘景明来自远方,跨过了八桂(即桂林附近地区)和三湘(湖南一带),表达了一种长途跋涉的艰辛与不易。"忆折双松十载前"则是诗人回想起过去某个时刻共同折松枝的情景,十年已过,却依然记忆犹新。
“告我明朝还又别”表达了朋友即将分别的信息,而“对床终夕不成眠”则展现出诗人因思念而难以入睡的心境,反映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难舍之情。
最后两句,“交游存没休休说,且为梅花釉玉船”,诗人鼓励朋友们即使在生死离别的情况下也要保持悠闲自得的态度,并且提议一起去赏梅花,同时比喻友谊如同坚固的玉船,即便是在风浪中也不致破碎。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情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现实与未来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之間情谊的珍贵和对人生旅途中的不易与孤独的体验。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四岁相从亦快哉,东游兴尽却西回。
诗中风月无疆界,圣处宫庭元洞开。
握手论文两凄断,登山临水重徘徊。
亦山亭下梅花径,明日先生独自来。
万方英杰集桥门,作么吾州不数人。
之子独携一方策,短檠以外四无邻。
岁云暮矣犹为客,归去来兮未立身。
待上六鳌头上立,还家藉手拜双亲。
今代高人尚子平,风流文采旧家声。
合于玉笋班中立,却向红莲幕里行。
天色恼人浑欲雪,烛花照别若为情。
日边已办除书著,莫恋南楼秋月明。
落照红犹剩,初星白未真。
霜威能夺月,寒力故欺人。
哀雁知谁怨,吟蛩独我亲。
老来忧患里,忍泪已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