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离群的孤雁既不饮水也不进食又不啄食,边飞边叫的声音里饱含对同群伙伴的思念。
雁群消失在云海之间,谁来怜惜着天际孤雁?
孤雁望断天涯,仿佛依稀看见伙伴们就在眼前;哀鸣不绝,好像愈发听到了同伴们的呼唤。
野鸦完全不解孤雁的念群之情,只顾自己鸣噪不停。

注释

饮啄:鸟类饮水啄食。
万重云:指天高路远,云海弥漫。
望尽:望尽天际。
意绪:心绪,念头。
鸣噪:野鸦啼叫。
自:自己。
一作“亦”。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孤雁》。诗中通过描写一只孤独的大雁在天空中的飞翔和鸣叫,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孤独漂泊中的哀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这两句描绘了一只大雁在天空中飞翔,不肯落下饮水或觅食,而是不断地发出鸣叫的声音,似乎是在呼唤着自己的同类,表达了它的孤独和对集体的渴望。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这两句则转折到诗人自己的感受,诗人对于那孤独的大雁感到怜悯,因为它只剩下一个孤单的身影,而自己与亲友之间却隔着重重阻隔,如同天上的厚厚云层一般。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无限思念,即使目力所及之处已经看不到了,但心中仍然仿佛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每当听到大雁的鸣叫声,就更加感到悲哀和孤独。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最后两句则是对比之语,说的是那些生活在野外的乌鸦,它们并没有什么情感牵挂,只是在天空中自由地叫嚷着,形成一片喧哗的声音,与诗人心中的沉重思念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孤雁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官定后戏赠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

南国调寒杵,西江浸日车。

客愁连蟋蟀,亭古带蒹葭。

不返青丝鞚,虚烧夜烛花。

老翁须地主,细细酌流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废畦

秋蔬拥霜露,岂敢惜凋残。

暮景数枝叶,天风吹汝寒。

绿沾泥滓尽,香与岁时阑。

生意春如昨,悲君白玉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征夫

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

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

漂梗无安地,衔枚有荷戈。

官军未通蜀,吾道竟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