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雪屋归里

征衣点落红,君去与春同。

贫到归时见,吟多醉后工。

不应冠尚鹖,自许气如虹。

急著看山眼,飞帆吸快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你穿着染有红花的行装离去,如同春天一同远行。
贫穷到回家时才能相见,诗篇在酒醒后反而更加精炼。
不必佩戴鹖羽装饰的帽子,你的志气犹如长虹般耀眼。
急于欣赏眼前的山水,疾驰的帆船吸饱快风前行。

注释

征衣:行装。
红:红色的花朵,象征离别之情。
君:你。
去:离开。
春:春天。
贫:贫穷。
归:回家。
见:相见。
吟:吟诗。
醉后:酒后。
不应:不必。
鹖:鹖羽,古代一种猛禽的羽毛,常用于装饰帽子。
自许:自我期许。
气:志气。
如虹:像彩虹一样。
急著:急于。
看:欣赏。
山眼:眼前的山水景色。
飞帆:疾驰的帆船。
吸:汲取。
快风:强劲的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依依惜别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

“征衣点落红,君去与春同。” 这两句以鲜明的意象开始,征衣指的是旅途中沾染的尘埃,这里的“点落红”可能是指春天路边的花瓣,暗示着朋友即将踏上归途,与春日相伴离去。这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蕴含了对友人的不舍。

“贫到归时见,吟多醉后工。” 这两句转而描写诗人自己在朋友离开后的情形。“贫”可能指的是物质上的简朴或精神上的空虚,表明诗人在朋友离去后的孤独与凄清。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寂寞中,诗人的吟咏之声仍旧醉心其间,这种境界的“工”字,不仅指技巧上的精湛,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得其乐。

“不应冠尚鹖,自许气如虹。”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内在的肯定和自信。“不应冠尚鹖”表明诗人的精神状态并未因朋友离去而有所减损,而是保持着独立不羁的态度。接着,“自许气如虹”,这里的“气如虹”则象征着诗人内在的力量和希望,如同彩虹一般,充满了希望与坚韧。

“急著看山眼,飞帆吸快风。” 最后两句则是对朋友离去后的美好祝愿。“急著看山眼”中的“山眼”可能指的是远方的山峰,这里的“急著”表达了一种迫切的心情,希望朋友能早日到达目的地。而“飞帆吸快风”,则是在形容朋友行进的迅速和顺畅之感,希望他能乘着顺风,快速而平安地达到目的地。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去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友人的深厚祝愿。

收录诗词(200)

李昴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荃翁张端义之惠阳

吹面东风竖绿蓑,诗翁七十醉婆娑。

放怀自号天随子,知我无如春梦婆。

吟有小奚磨破砚,卧看赤脚踏行窝。

太湖争似黄湾阔,高浪粘天独笑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恩平潜使君还里二首(其二)

五载南州屈重名,活人一段是归程。

两州曾唤两苏起,孤节要师孤竹清。

合有锋车催赴阙,不应画戟又专城。

闲身已决深山底,千里犹能共月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恩平潜使君还里二首(其一)

风流太守作春游,到处恩波浩荡流。

怀绶故乡需上日,移舟别浦趁中秋。

声歌洋溢行人口,书翰纵横健笔头。

识面虽新心颇熟,殷勤话别送归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都运陈炜以烦言去

铁汉从来去就轻,当年乌府树风声。

福星临分人安乐,浊世如泥志洁清。

祠命忽传奸吏贺,归装绝少担夫惊。

退庵本惬家林兴,父老攀辕却有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