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夜月

寒光垂静夜,皓彩满重城。

万国尽分照,谁家无此明。

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

独有长门里,蛾眉对晓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寒冷的月光静静地洒在夜晚,明亮的光辉洒满了整个城市。
这光芒普照万国,每家每户都沐浴在这光明之中。
古老的槐树投下稀疏的影子,仙桂摇曳,带来秋天的声音。
唯独长门宫内,女子独自面对清晨的晴朗天空,眉头微蹙。

注释

寒光:寒冷的月光。
静夜:宁静的夜晚。
皓彩:明亮的光辉。
重城:整个城市。
万国:各国。
尽分照:普遍照耀。
谁家:哪家。
此明:这种光明。
古槐:古老的槐树。
疏影:稀疏的影子。
薄:稀疏。
仙桂:传说中的桂花。
动秋声:带来秋天的声音。
长门里:长门宫内。
蛾眉:女子的眉毛,代指美女。
晓晴:清晨的晴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长安夜景图。"寒光垂静夜,皓彩满重城"两句,通过对月光和城墙颜色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庄严的氛围。"万国尽分照,谁家无此明"进一步强调了这轮明月带来的普照与共享之感。

接下来的"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则转向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通过老槐树稀疏的影子和桂花飘香的声音,使人仿佛能听见夜晚的静谧之音。

最后两句"独有长门里,蛾眉对晓晴"则是诗人的个人情感流露。"长门"在唐代常被用来比喻宫廷或皇帝的居所,"蛾眉"通常形容美女的细眉,这里暗指宫中佳人独自对着清晨的月光,或许是在思念、期待着某个人。这种情感表达充满了无奈和孤寂。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描绘能力,还透露出一丝不能为人所知的情愫,给人以深长的思考与共鸣。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

悠悠渠水清,雨霁洛阳城。

槿堕初开艳,蝉闻第一声。

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

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代吴兴妓春初寄薛军事

雾冷侵红粉,春阴扑翠钿。

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

柳暗霏微雨,花愁黯淡天。

金钗有几只,抽当酒家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冬日五湖馆水亭怀别

芦荻花多触处飞,独凭虚槛雨微微。

寒林叶落鸟巢出,古渡风高渔艇稀。

云抱四山终日在,草荒三径几时归。

江城向晚西流急,无限乡心闻捣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