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晶宫殿玉雕阑,丝竹丛中墨未干。
却道诗情多富贵,故教村落写荒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富丽堂皇与朴素荒寒对比的画面。"水晶宫殿玉雕阑"运用了瑰丽的意象,比喻诗人身处的环境或许华美如宫殿,装饰精致如玉雕的栏杆,充满了富贵气象。然而,紧接着的"丝竹丛中墨未干"则暗示着在这样的奢华背景中,诗人正在挥毫泼墨,创作诗歌,其内容可能与外界的热闹形成反差,反映出对乡村生活或贫苦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
"却道诗情多富贵"表达了诗人对于富贵主题的反思,他通过诗歌揭示出富贵背后的深层含义,可能是对权贵生活的批判或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最后一句"故教村落写荒寒"则直接点明了诗人选择的主题——尽管身处富贵之中,他还是选择了以荒寒的乡村生活为题材,展现出一种深沉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艺术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情怀,既有富贵场景的描绘,又有对贫困生活的同情和思考,体现了黄宗羲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不详
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一字德冰,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不钩帘幕昼沉沉,难向庸医话病深。
不识诗人容易病,一春花鸟总关心。
不识山村路纵横,但随流水小桥行。
一春尚未闻黄鸟,玉女峰前第一声。
弁阳片石出塘栖,馀墨犹然积水湄。
一半已书亡宋事,更留一半写今时。
剩水残山字句饶,剡源仁近共推敲。
砚中斑驳遗民泪,井底千年恨未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