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百竿才欣种植佳篇五首旋辱咏歌若无还答之言是阙唱酬之礼恭依来韵以导鄙怀调下才卑岂逃嗤诮(其二)

北轩留得无多地,不种闲花种此君。

寒桧老松堪接影,绿杨红杏莫同群。

要添迂叟窗前景,特就山僧院里分。

更侍明年新笋出,亭亭必见势凌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北窗边空地不多,我不种闲花,只种这竹子。
老桧树和苍松可以与它映衬身影,绿色杨柳和红色杏花不要与它混在一起。
我想要增添一些清雅的老者窗前风景,特意从山寺的院子里移来。
期待着明年新竹笋破土而出,它必定会直耸云天,气势非凡。

注释

北轩:北窗。
无多地:空地不多。
闲花:无关紧要的花。
此君:指竹子,古人常称竹为君子。
寒桧:耐寒的桧树。
老松:古老的松树。
接影:映衬身影。
绿杨:绿色的杨柳。
红杏:红色的杏花。
莫同群:不要混在一起。
迂叟:老而古怪的人,自谦之词。
窗前景:窗前的景色。
山僧院里:山寺的院子。
新笋:新生的竹笋。
出:破土而出。
亭亭:笔直的样子。
势凌云:气势直逼云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北轩所剩无多的土地上,选择种植竹子而非其他花卉。通过“不种闲花种此君”,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钟爱与尊重。接下来的“寒桧老松堪接影,绿杨红杏莫同群”则是将竹子与其他树木进行比较,突显其独特之处。

诗中还通过“要添迂叟窗前景,特就山僧院里分”表达了作者希望将这些竹子作为风景,既可供自己欣赏,也可赠送给山中的僧人共享。最后,“更侍明年新笋出,亭亭必见势凌云”展望来年竹子的繁盛与壮观,预示着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展示了作者的审美情趣,更透露出其对生命力强、独立不羁的竹子所寄寓的情感。同时,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收录诗词(91)

李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 字:明远
  • 籍贯: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
  • 生卒年:925年-996年2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将就十章更献三首词虽愈拙诚即可矜或歌执事之风猷或导鄙人之情志愿宽捷给稍赐披寻(其二)

流年流矢亦争如,不觉春秋四十馀。

凤阙有恩殊未报,麟台无德岂堪书。

眼前侥倖将何称,身外贪求本自疏。

唯拟从今作闲计,白云深处买山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将就十章更献三首词虽愈拙诚即可矜或歌执事之风猷或导鄙人之情志愿宽捷给稍赐披寻(其三)

野性从来只澹如,奉身求足不求馀。

清风明月三间屋,赤轴黄签一架书。

午睡爱茶鱼眼细,春餐费笋锦皮疏。

比惭多病仍多告,犹拟分司洛下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闻馆中宣赐赏雪赋诗之会书五十六字呈秘阁侍郎

圣主怜才古所稀,转知吾道有光辉。

特宣秘府群仙会,教看遥空六出飞。

痛饮不容停盏斝,冥搜各要斗珠玑。

仍闻中使传中旨,须尽欢娱酩酊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桐柏观

子晋栖霞境,高高出世埃。

直疑天上去,归认下云来。

银汉星辰近,金庭洞府开。

迟明欲回首,更上降真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