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畔吟吊屈左徒

君山黯碧愁云湿,嘄阳群笑猩猩泣。

灵风神雨横江来,楚累游魂亭亭立。

贝宫骨冷魂不死,芳根迸断湘兰蕊。

梦泽白茅与天齐,荃蕙菉葹辨谁是。

盲莹泪乾竹斑老,土花漠漠埋荒草。

血痕沦地黦劫灰,何处青磷凝玛瑙。

云和涩调不忍弹,江月有声瘦蛟寒。

婵媛惨澹迟北渚,怨魄空闻为余叹。

冯夷傲睨不可诉,冤咸号咷灵胥怒。

幽愤抗词动紫皇,鬼巢翻倾元精铸。

九章懊侬复恼公,南国哀响中古风。

輶轩折轴素王萎,来者矜能注鱼虫。

我愿洞庭水,化为巴陵酒。

长虹为舌,南箕为口,噏吸咙胡虬龙吼。

涸泽纷拿鼋鼍走,读《骚》不须更问天。

玉棺累累葬神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魏瀚的《泽畔吟吊屈左徒》以哀婉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对屈原的深切悼念与怀念。开篇“君山黯碧愁云湿,嘄阳群笑猩猩泣”,通过描绘君山的阴郁景色和猩猩的悲泣,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象征屈原的不幸遭遇。接下来,“灵风神雨横江来,楚累游魂亭亭立”表达了对屈原精神的敬仰,他的灵魂仿佛在风雨中独立。

“贝宫骨冷魂不死,芳根迸断湘兰蕊”运用象征手法,将屈原比作贝宫中的仙人,虽身死但精神不灭,湘兰的凋零则暗示了他的悲剧命运。“梦泽白茅与天齐,荃蕙菉葹辨谁是”进一步强调屈原高尚品格与世俗的混淆,表达对忠贞不渝的赞美。

后半部分,“盲莹泪乾竹斑老,土花漠漠埋荒草”描绘了屈原身后环境的荒芜,而“血痕沦地黦劫灰,何处青磷凝玛瑙”则寓言其冤情深重,如同劫灰中的磷火,难以寻觅真相。“云和涩调不忍弹,江月有声瘦蛟寒”借音乐和月色表达对屈原的哀思,以及对他的冤屈无法申诉的无奈。

最后,“九章懊侬复恼公,南国哀响中古风”引用屈原的作品,表达对他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古代遗风的追忆。“輶轩折轴素王萎,来者矜能注鱼虫”暗指历史变迁,惋惜屈原的才华未得施展。“我愿洞庭水,化为巴陵酒”寄托诗人对屈原的深深敬仰,希望以美酒祭奠他的英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和对历史悲剧的感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

魏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过德庆

江城临绝岸,草树望中迷。

落照一峰秀,炊烟万灶齐。

舟迟因涨缩,水远见天低。

薄暮西风紧,遥传画角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登茂州城楼

荒斋愁独抱,落日上雄关。

风大能飞石,江豪欲啮山。

羽书连夜急,战士几时还。

故里无消息,悲歌鬓发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寄赵庆孙

少壮舍我去,回忆如隔生。

古人皆百年,安取多余赢。

此刻未即草木腐,此刻足与日月争。

日日日有明,月月月有盈。

数之已山积,览之无寸程。

人生如此便了却,而何不可齐殇彭。

故人远相问,珍贶非瑶琼。

迟迟久未报,何以慰其情。

生前之日操之己者且无据,死后之日听诸人者将安凭。

形式: 古风

寄题步武嘉祥学署迟月楼

沈沈郁郁天正青,牢牢落落三五星。

荒城早闭寒悄悄,乱山丛矗深冥冥。

苍玉虬蟠成大玦,楼开正对东南缺。

弟子燕息帷自下,先生坐瞑烛不艺。

瞥眼长空生白毫,晶莹澈骨寒侵毛。

常仪按辔蓄气势,并力一涌飞凌霄。

顽云轇轕顿离脱,攒峰赑屃争擎高。

银阙瑶台现突兀,霓旌羽葆来游遨。

神仙好此果非妄,岂有枣脯能相招。

先生永夜常独寤,清辉应为先生驻。

何似明湖桥上酒垆边,醉眸看倚华山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