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长平驿》由明代诗人汪之顺所作,通过描绘长平古驿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英雄人物命运的感慨。
首联“秋风飒飒又黄昏,古驿烟销昼掩门”以秋风、黄昏、古驿、烟销、昼掩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凉、静谧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沉寂与过往的消逝。
颔联“惭愧武安非壮士,可怜马服少儿孙”则直接点出了主题,将目光聚焦于历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赵国名将廉颇(字武安)和其子赵括(字马服)。诗人以“惭愧”和“可怜”表达对廉颇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赵括因轻敌导致失败的惋惜之情,暗含了对英雄命运多舛的感慨。
颈联“尘沙折戟千年物,啼雨青燐万劫魂”进一步深化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悲剧色彩。折戟和青燐分别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魂魄,而“千年物”和“万劫魂”则强调了这些记忆和情感跨越时间的永恒性,以及它们对后人的触动和启示。
尾联“旧史寻思推案起,今人痛恨是平原”则将思考引向了现实。诗人想象自己在阅读历史时,被廉颇和赵括的故事所触动,以至于起身推案,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和对英雄命运的同情。同时,“今人痛恨是平原”一句,暗示了对历史悲剧的共鸣和对和平的渴望,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整体而言,《长平驿》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崇敬、对历史悲剧的反思,以及对和平与人性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历史咏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