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的《送苏学士钱塘监郡》。诗中描绘了对世俗功利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归依。诗人以“趣时贵近君独远”开篇,表达了对当世追求权势地位的不屑,强调了自己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追求。接着,“此情于世何所希”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在世俗社会中的稀有性。
“车马尘中久已倦,湖山胜处即为归”,诗人通过对比车马尘嚣与湖山美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这种对自然的亲近,是对心灵深处宁静与和谐的追求。
后半部分“洞庭霜天柑橘熟,松江秋水鲈鱼肥”,通过具体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洞庭湖的霜天、成熟的柑橘、松江的秋水、肥美的鲈鱼,都是自然界的美好瞬间,诗人将这些景象融入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最后,“地邻沧海莫东望,且作阮公离是非”,诗人以“沧海”象征广阔的世界,表达了不被外界纷扰所动的决心,选择像阮籍那样远离是非,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独立。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