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山色楼

山色湖光楼上头,阑干十二古今秋。

一川碧浪与天远,满地白云如水流。

往事但闻吴苑在,幽人多爱习池游。

长年风景寻常好,日日芳筵烂不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湖光山色楼》由元末明初诗人黄玠所作,描绘了一幅山水楼阁的壮丽景象,充满了深邃的历史感和自然之美。

首句“山色湖光楼上头”,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将读者引入一个山水交融的梦幻世界,山色与湖光交相辉映,楼阁矗立其间,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处静谧仙境。

“阑干十二古今秋”一句,通过“阑干”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楼阁四周的栏杆,更隐喻了岁月的流转与历史的厚重。十二个“阑干”,既指数量之多,也暗示着时间的漫长,每一根栏杆都承载着过往的故事与情感。

“一川碧浪与天远,满地白云如水流”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广阔的湖面比作碧绿的波浪,与天际相连,而满地的白云则如同流水一般悠然自得,生动地展现了湖光山色的壮丽与宁静。

“往事但闻吴苑在,幽人多爱习池游”中,“吴苑”和“习池”均为古代著名园林,此处借以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诗人似乎在说,尽管那些园林已不在,但它们留下的故事与记忆依然鲜活,吸引着那些寻求心灵宁静的人们去探寻与回味。

最后,“长年风景寻常好,日日芳筵烂不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珍惜,以及对生活中的美好时刻的珍视。无论是长久以来的风景,还是每日的宴席,都是值得细细品味与享受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湖光山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情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收录诗词(379)

黄玠(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字:伯成
  • 号:弁山小隐
  • 籍贯:元庆元定海

相关古诗词

钓月轩

床头书簏似笭箵,渔父沧浪寄此生。

临水卜居聊远俗,垂竿欲下已忘情。

斯时我自知鱼乐,今夜谁同看月明。

千古羊裘一男子,不贪禄位得真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与贺九成知事

风流江左人何似,犹有清狂贺季真。

早乞鉴湖为道士,肯呼太白作仙人。

珠帘远对鸥边雨,玉麈高吟马上春。

最想若耶溪水绿,几时同戴小乌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山居回文

萋萋草带书窗碧,瘦竹轻藤引客看。

栖鹤伴霞归岫晚,断云拖雨过江寒。

畦分暗水池亭小,石带幽光野馆残。

西崦松林通境窈,共君邀月对琴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彦明王先生为予言瞿慧夫且出示张伯雨李五峰所赠言为赋此诗

闻说瞿文学,与交皆伟人。

曹刘不可作,张李故相亲。

已蜕尘中鞅,犹存席上珍。

才名元振厉,诗语特清真。

顾我生何晚,思君妙绝伦。

平生五经笥,他日半通纶。

小试衣冠掾,终期科第臣。

芝兰居辄化,姜桂久逾辛。

孟浩吟祗苦,虞翻相本屯。

风云同律吕,时序异参辰。

有恨月初夕,无言草自春。

能忘正云晤,搔首暮江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