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诗人黄玠所作,题为《彦明王先生为予言瞿慧夫且出示张伯雨李五峰所赠言为赋此诗》。黄玠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瞿慧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他文士如张伯雨、李五峰的赞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文人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激励的情景。
首句“闻说瞿文学,与交皆伟人”点明了瞿慧夫的文学才华和他交往的都是杰出人物,奠定了全诗赞美的基调。接着,“曹刘不可作,张李故相亲”通过类比曹操、刘备与张、李的关系,强调了瞿慧夫与张伯雨、李五峰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瞿慧夫从世俗束缚中解脱出来,但依然保持着珍贵的友情,其才华和诗语都极为清纯。
“顾我生何晚,思君妙绝伦”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与瞿慧夫相识时间较晚的遗憾,以及对瞿慧夫才华的极度推崇。接下来的几句“平生五经笥,他日半通纶。小试衣冠掾,终期科第臣”描绘了瞿慧夫深厚的学识基础和对仕途的期待,体现了他对学问和功名的追求。
“芝兰居辄化,姜桂久逾辛”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瞿慧夫的品格比作芝兰和姜桂,暗示其高洁和持久的影响力。“孟浩吟祗苦,虞翻相本屯”则通过引用孟浩然和虞翻的故事,进一步赞美了瞿慧夫的坚韧不拔和深沉内敛的个性。
最后,“风云同律吕,时序异参辰。有恨月初夕,无言草自春”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全诗情感丰富,语言流畅,展现了黄玠对文人雅士之间深厚情谊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