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与迈联句

清风来无边,明月翳复吐。

松声满虚空,竹影侵半户。

暗枝有惊鹊,坏壁鸣饥鼠。

露叶耿高梧,风萤落空庑。

微凉感团扇,古意歌白纻。

乐哉今夕游,获此陪杖屦。

传家诗律细,已自过宗武。

短诗膝上成,聊以感怀祖。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风从四面八方吹来,明亮的月亮时隐时现。
松树的声音充满整个空间,竹子的影子映入半扇门。
黑暗的树枝上有受惊的喜鹊,破旧的墙壁里有饥饿的老鼠叫唤。
露水打湿了高大的梧桐叶,萤火虫在空中廊檐落下。
微凉的夜风吹过,让人想起古老的团扇,怀念起白纻的歌谣。
今晚的游玩多么愉快,能有这把杖和鞋子陪伴。
我们家族的诗歌规矩严谨,我已超过先祖宗武的成就。
这首短诗就在这膝上完成,借此表达对祖先的深深感慨。

注释

清风:清凉的风。
明月:明亮的月亮。
松声:松树的声音。
竹影:竹子的影子。
暗枝:隐蔽的树枝。
坏壁:破旧的墙壁。
露叶:被露水打湿的叶子。
风萤:萤火虫。
团扇:古老的扇子。
白纻:古代的一种丝织品。
杖屦:手杖和鞋子。
传家:家族传承。
宗武:先祖的名字。
膝上:膝盖上。
感怀:怀念, 感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诗人在月光下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妙与古意。开篇“清风来无边,明月翳复吐”生动地描写了夜晚的清新和月亮的变化,给人以清凉舒适之感。紧接着,“松声满虚空,竹影侵半户”则通过松林的声音和竹影的投射,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居所,感受到自然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共生。

“暗枝有惊鹊,坏壁鸣饥鼠”这两句刻画了夜晚动物活动的情景,其中“惊鹊”、“饥鼠”展现出生命力在黑夜中依然活跃。接下来的“露叶耿高梧,风萤落空庑”描绘了树叶上的露珠和飞舞的萤火虫,增添了一份生机与诗意。

“微凉感团扇,古意歌白纻”则是诗人在夜晚的凉爽中,用扇子轻拂,唱出古老旋律,这不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俗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愫。

“乐哉今夕游,获此陪杖屦”表明诗人对这份宁静夜晚的享受以及内心的满足。最后,“传家诗律细,已自过宗武。短诗膝上成,聊以感怀祖。”则透露了诗人的文学修养和家族背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创作上的即兴与自信。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以及他在宁静中寻找灵感、传承家学的意愿。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一)

君谈阳朔山,不作一钱直。

岩藏两头蛇,瘴落千仞翼。

雅宜驩兜放,颇讶虞舜陟。

暂来已可畏,览镜忧面黑。

况子三年囚,苦雾变饮食。

吉人终不死,仰荷天地德。

我来黄冈下,攲枕江流碧。

江南武昌山,向我如咫尺。

春蔬黄土软,冻笋苍崖坼。

兹行我累君,乃反得安宅。

遥知丹穴近,为斸勾漏石。

他年分刀圭,名字挂仙籍。

形式: 古风

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二)

少年带刀剑,但识从军乐。

老大服犁锄,解佩付镕铄。

虽无献捷功,会赐力田爵。

敲冰春捣纸,刈苇秋织箔。

栎林斩冬炭,竹坞收夏箨。

四时俯有取,一饱天所酢。

君生纨绮间,欲学非其脚。

左右玉纤纤,束薪谁为缚。

勿令闻此语,翠黛頩将恶。

笑我一间茅,妇姑纷六凿。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次韵和王巩六首(其三)

欲结千年实,先摧二月花。

故教穷到骨,要使寿无涯。

久已逃天网,何须服日华。

宾州在何处,为子上栖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和王巩六首(其四)

邻里有异趣,何妨倾盖新。

殊方君莫厌,数面自成亲。

默坐无馀事,回光照此身。

他年赤墀下,玉立看垂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