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其七)

偃伯灵台涤翳昏,太平有象更何言。

百神禋祀承天贶,万里调元识定尊。

复见汉仪难并举,请观周乐足同论。

秉钧当轴诚知体,坐使先生道满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韩驹为上太师公相生辰所作的十首诗之一,展现了对公相的崇高敬意与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典故,表达了对公相德高望重、治国有方的颂扬。

首句“偃伯灵台涤翳昏”,以“偃伯”象征公相的德行,如同灵台一般,能清除世间的蒙昧与混乱,展现出公相的智慧与道德力量。接着,“涤翳昏”则进一步强调公相能够扫除社会的不正之风,带来清明与和谐。

“太平有象更何言”,在盛世之下,公相的作为无需多言,其影响自可见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展现出公相治国理政的卓越成就。接下来的“百神禋祀承天贶,万里调元识定尊”,通过祭祀天地神明、调和万物,表现了公相在国家治理中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

“复见汉仪难并举,请观周乐足同论”,这里将公相的治国理念与汉代、周代的盛世相提并论,表明公相的治国之道与古代圣贤相媲美,体现了对公相治国策略的高度评价。

“秉钧当轴诚知体,坐使先生道满门”,最后两句直接赞扬公相掌握国家大权,深知治国之要,使得他的思想与智慧充满整个家族与社会,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公相德行、治国理念及实际贡献的描绘,表达了对公相的崇高敬意与赞美,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421)

韩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 字:子苍
  • 号:牟阳
  •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 生卒年:1080~1135

相关古诗词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

鹫岭云何锡杖飞,汉家社稷要扶持。

衮衣人共尊姬旦,木铎天将以仲尼。

亿万生灵俱再造,百年寿考复奚疑。

欲枯沧海濡秋兔,来写门生献寿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上蔡太师生辰诗四首(其一)

五百年来间气钟,堂堂皎月众星中。

钧陶四海规模大,心膂三朝礼貌隆。

寿杖特尊黄发老,衮衣重拜黑头翁。

彭聃岂足为遐算,直与升平到不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上蔡太师生辰诗四首(其二)

燕雀同欣大厦成,公归何处不欢声。

全将和气还群物,不放纤尘点太清。

人指灵椿期寿考,天将神鼎待功名。

诞辰正得三阳节,已与东君助发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上蔡太师生辰诗四首(其三)

君王正殿压金鳌,一品师臣待赭袍。

万世规模神鼎重,八年勋业泰山高。

崇宁枢筦联领翼,大观蓬山擢凤毛。

介寿几何词谩费,为公仙谷问蟠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