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欲与民为利,先求正所妨。
纷更初下议,旁午遂交章。
不尔毛安傅,其如体自伤。
西南馀弊在,归为对明光。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文同所作,名为《送尧夫二章(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文同在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朋友离别的不舍。
"欲与民为利,先求正所妨。" 这两句表明作者希望能够与民同乐,但首先要解决那些阻碍着人民福祉的问题。这反映了文人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感。
"纷更初下议,旁午遂交章。"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官僚政治中的场景,显示出一种急迫的沟通和奏章的递交。在这里,“纷更”指频繁地变换,可能暗示着政事的繁忙或朝令夕改的局面。
"不尔毛安傅,其如体自伤。" 这两句中的“尔”字表明诗人在直接对话对象说话,可能是在劝说对方要有所作为,不要碌碌无为,以免内心受到伤害。这两句传达了一种对于朋友的关切和期望。
"西南馀弊在,归为对明光。" 最后两句中的“西南”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方向,而“馀弊”则是残余之事。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希望,即便是远方的瑕疵,也应努力去补救和改正,以对得起那明亮的阳光。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离别的感慨,表现了文同对社会、政治以及个人发展的深刻思考。他的语言平实而富有哲理,透露出一股不甘平庸、渴望作为的精神力量。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有志深沉定,无心出处同。
庙堂应为国,台省复还公。
肖似家声重,端方士论雄。
上如留左右,风采壮朝中。
得数常奇懒下筹,肯来荒徼治累囚。
三年笑别浙江远,万里吟归岷岭秋。
赵壹囊空常肮脏,虞卿书就愈穷愁。
蹠香回臭都休问,未有林泉且宦游。
春深行剑栈,羡子此时归。
照日江浮马,迎风花聚衣。
下程家累省,对景俗题稀。
若遇西来客,书言不可违。
知己非不遇,其如才命违。
宦名疑在梦,亲禄只徒归。
道路盘危栈,家山指落晖。
好将绵竹颂,重拂入关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