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坚甫同年(其二)

得数常奇懒下筹,肯来荒徼治累囚。

三年笑别浙江远,万里吟归岷岭秋。

赵壹囊空常肮脏,虞卿书就愈穷愁。

蹠香回臭都休问,未有林泉且宦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计算常常懒得动脑筋,他愿意到偏远之地处理犯人。
三年后笑着告别浙江的遥远,万里行程吟唱着回归岷岭的秋色。
赵壹即使口袋空空也常显落魄,虞卿写成书却更加深了困苦和忧虑。
不论香气还是恶臭都不必再问,眼下还未找到隐居之处,只能继续为官在外。

注释

得数:计算。
常:常常。
奇懒:懒得动脑筋。
下筹:动脑筋、筹划。
肯来:愿意。
荒徼:偏远之地。
治累囚:处理犯人。
笑别:笑着告别。
浙江:地名,这里指代浙江地区。
远:遥远。
吟归:吟唱着回归。
岷岭:地名,位于四川北部。
秋:秋天。
赵壹:古人名,此处泛指贫穷落魄的人。
囊空:口袋空空。
肮脏:形容生活贫困。
虞卿:古人名,此处泛指困苦的人。
书就:书稿完成。
愈:更加。
穷愁:困苦和忧虑。
蹠香回臭:不论香气还是恶臭。
都休问:不必再问。
林泉:自然环境,隐居之处。
且:暂且。
宦游:为官在外。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画家、文学家文同的作品,通过诗歌展现了对友人坚甫同年的送别之情。诗中充满了对远方离别的哀愁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得数常奇懒下筹"一句描绘出诗人在等待朋友归来的日子里,心中的不舍和期待。"肯来荒徼治累囚"则表达了朋友即将远行,去到遥远的地方继续他的学业或事业。

"三年笑别浙江远"回顾了三年的友情,以及对朋友即将离开的江浙之地的不舍。"万里吟归岷岭秋"则透露出诗人对朋友未来旅途中的安全和成功的祝愿,希望他能够一路顺风,平安返回。

"赵壹囊空常肮脏"这一句子中,"赵壹囊"可能是指某种书籍或知识,而"空常肮脏"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但又感到自己无法触及。

"虞卿书就愈穷愁"中,"虞卿"是古代贤臣的名字,这里借用来形容朋友的品格和学问。"书就愈穷愁"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将要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感到忧虑。

"蹠香回臭都休问"此句可能在比喻生活中的起伏变化,不必过于追问其原因。"未有林泉且宦游"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希望能够像古代隐逸般,远离世俗的纷争,去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学业和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情感和个人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送坚甫同年(其三)

春深行剑栈,羡子此时归。

照日江浮马,迎风花聚衣。

下程家累省,对景俗题稀。

若遇西来客,书言不可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张正夫监簿归汉州

知己非不遇,其如才命违。

宦名疑在梦,亲禄只徒归。

道路盘危栈,家山指落晖。

好将绵竹颂,重拂入关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张朴翁归盩厔(其二)

山曲水曲处,其间皆美田。

夫君别桑梓,此地卜林泉。

壮岁可立事,明时方尚贤。

何当再就诏,便忍说终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张朴翁归盩厔(其一)

一觉落天梦,遂吟招隐诗。

携家异乡去,变服散人为。

郿坞云开后,圭峰月上时。

清秋此高兴,琴酒问同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