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五十三首(其二十)

举无遗照,十方刹海目前观。

正体堂堂,大千同一真如境。

各守本位去,山是山,水是水。

互换投机去,星辰易位,佛祖潜踪。

两处绝聱讹,二边纯莫立。无可不可,悉得安居。

随时应缘,凝然湛寂。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对比与融合,展现了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与内在的寂静。诗中“举无遗照,十方刹海目前观”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对整个宇宙的观照,强调了宇宙的广阔与深邃。

“正体堂堂,大千同一真如境”则进一步阐述了宇宙的本质,认为所有事物都处于同一的真理之中,体现了佛教中“一切法皆空”的思想,同时也暗示了万物皆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各守本位去,山是山,水是水”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万物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的道理,强调了自然秩序的和谐与稳定。

“互换投机去,星辰易位,佛祖潜踪”则引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探讨了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变的真理。这里“互换投机”可能暗喻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而“星辰易位,佛祖潜踪”则可能象征着宇宙间的永恒变化与不变真理的存在。

“两处绝聱讹,二边纯莫立”强调了在理解和认知世界时,不应陷入极端或偏见,而应保持中道,避免误解和错误的判断。

“无可不可,悉得安居”则表达了对宇宙万物包容与接纳的态度,认为所有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和位置,无需过分推崇或贬低。

“随时应缘,凝然湛寂”最后总结了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的重要性,强调了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自我、顺应自然法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禅宗的哲学思想,探讨了宇宙、自然、自我与真理之间的关系,引导读者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收录诗词(73)

释克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五十三首(其二十一)

国无定乱之剑,四海晏清。

门无白泽之图,全家吉庆。

若道有承恩力处,正是土上加泥。

更或削迹吞声,亦乃持南作北。

到这里纵横十字,未免誵讹。据位投机,犹较些子。

寒山逢拾得,抚掌笑咍咍。

形式: 偈颂

偈五十三首(其二十二)

通身是眼见不及,遍身是耳闻不彻。

通身是口说不著,通身是心鉴不出。

直饶尽大地明得,无丝毫透漏。

犹在半途,据令全提。

域中日月纵横挂,一亘晴空万古春。

形式: 偈颂

偈五十三首(其二十三)

当阳有路,祖佛共知。觌面相呈,见闻不隔。

万象不能藏覆,千圣无以等阶。

活鱍鱍绝承当,净裸裸无回互。

直饶棒如雨点,喝似雷奔,犹未动著向上阙棙在。

瞎却诸圣眼,哑却山僧口。

日午打三更,面南看北斗。

形式: 偈颂

偈五十三首(其二十四)

大庾岭头,笑却成哭。崇宁门下,哭却成笑。

吃泉水,贵地脉。且要正眼流通,宗风不坠。

所谓无常生死法,与我不相干。

若能如是见,不用哭苍天。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