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花首湛长老二首(其一)

碧眸泓铁面,跣足衲悬鹑。

数日蒲团定,一如泥塑人。

施钱随散掷,忍辱已忘嗔。

丁字何曾识,拈提话转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碧绿的眼睛深邃如铁,赤脚穿着破烂僧衣。
数日静坐禅定,如同泥土塑成的人偶。
布施钱财随意抛洒,忍受屈辱已无怒意。
从未理解过世间法则,经禅对话却带来新领悟。

注释

碧眸:形容眼睛颜色翠绿。
泓:形容眼睛深邃。
铁面:形容面色严峻。
跣足:赤脚。
衲悬鹑:破烂僧衣。
蒲团:禅修时所坐的垫子。
定:禅定,内心平静。
泥塑人:形容极度静止不动。
施钱:布施钱财。
忍辱:忍受屈辱。
忘嗔:忘记愤怒。
丁字:佛教中指‘丁’字形的手势,表示空无一物。
拈提:佛教徒用手势指示或讲解佛法。
话转新:佛法讲解带来新的理解和启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的形象,通过对其外貌和行为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其超脱俗世、达观忘我的高远境界。

“碧眸泓铁面”一句,运用了鲜明的色彩对比,将修行者深邃如碧玉般的眼睛与坚硬如铁一般的面容并置,这种对比强调了其内心的坚定不移和外表的严肃冷峻。接下来的“跣足衲悬鹑”则透露了修行者生活简朴,甚至连最基本的衣着都已超然物外。

“数日蒲团定,一如泥塑人”两句,更是深刻地描绘了其静坐参禅、心如止水的状态。蒲团是佛家禅修时用的坐垫,这里形容修行者长时间稳固如一,内心世界如同被雕刻固定,不受外界干扰。

“施钱随散掷,忍辱已忘嗔”两句,展示了修行者的慈悲与宽恕。他们将财物随手散布,却不以此为念;遭遇侮辱,也早已释然忘怀,无丝毫嗔恨之心。

最后,“丁字何曾识,拈提话转新”则表明修行者对世间的名相、是非已经置之度外,他们的话语如同拈花示现,每一次开口都是新的智慧与境界的展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哲思,传达了中国古代修行者追求精神超脱、内心清净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00)

李昴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景泰寺

树合疑山尽,攀缘有路通。

远鸦追夕照,低雁压西风。

瀑势雷虚壑,松声浪半空。

凭栏僧指似,涨雾是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登峡山疾风甚雨

长风吹裂碧云堆,捲取银河泻下来。

雨搅犀潭千尺浪,烟遮龙窟一声雷。

松翁偃盖岩隈立,猿女穿萝洞里回。

旧事兰亭好拈出,婆娑溪曲共流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蒲涧山行宿景泰呈诸友人

蒲根采得汎金船,滴水岩前且地仙。

造物添支闲岁月,上恩不与好山川。

意行芳草迷丹灶,旋摘新芽拨涧泉。

欲雨还晴便登览,更消一宿白云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空阁

鉴空阁上赏僧轩,祇树深开不二门。

一水横流界平野,数峰突起补前村。

舟来舟去人多事,潮落潮生岸有痕。

镇日长閒输老衲,倚筇独坐古榕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