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对厓门三忠祠的拜谒之情,充满了历史的沉思与哀悼。首句“双峰如阙水迢迢”,以双峰比作门槛,暗示着历史的隔阂与遥远,而“水迢迢”则渲染出一种时空的辽阔与深邃。接下来“恍惚洪涛怒未消”,通过比喻洪涛未息,隐喻历史的波澜壮阔与难以平息的情感,让人感受到历史事件的震撼力。
“相国有祠遗异代”一句,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与怀念,他们虽已逝去,但留下的祠堂却跨越了时代,成为后人追忆的场所。“书生无泪洒前朝”则流露出诗人的无奈与悲凉,作为书生,面对历史的沧桑,只能默默哀叹,无法用泪水表达内心的感慨。
“空闻谢豹啼荒殿”运用典故,谢豹是古代传说中的鸟名,啼声凄厉,此处借以形容祠堂的荒凉与寂寥,以及历史人物的孤独与哀伤。“无复黄龙起暮潮”则以黄龙象征英雄气概,暮潮则代表时间的流逝与英雄事迹的渐行渐远,表达了对英雄不再的惋惜。
最后,“礼罢苔阶长太息,满厓风雨正潇潇”收尾,诗人拜祭完毕,苔阶上长满了青苔,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沉淀。满山的风雨潇潇,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深思考与哀悼。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缅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