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过东林寺(其一)

驱马庐山曲,冥濛不见山。

雪疑扃岫幌,人自扣禅关。

偶觅虎踪去,仍披鹤氅还。

远公如可访,溪水尚潺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雪中探访东林寺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驱马庐山曲,冥濛不见山”以动态的行进过程开始,将读者带入一片朦胧的雪景之中,庐山在大雪覆盖下变得模糊不清,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接着,“雪疑扃岫幌,人自扣禅关”两句,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雪花比作封闭山洞的帷幔,而“扣禅关”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寻求心灵深处的宁静与智慧的愿望。这里,“禅关”不仅指东林寺的门扉,更象征着通往内心深处的途径。

“偶觅虎踪去,仍披鹤氅还”则展现了诗人探索自然与内心的旅程。偶遇虎踪,或许象征着意外的发现或内心的触动;“鹤氅”则是古代隐士常穿的服装,此处用以表现诗人追求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

最后,“远公如可访,溪水尚潺潺”表达了诗人对东林寺高僧远公的向往与敬仰,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即使是在探访过程中,溪水依旧潺潺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也暗示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美好始终不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雪中探访东林寺的生动画面,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禅宗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07)

韩日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中过东林寺(其二)

桥下溪声急,微茫乱远钟。

半山云压寺,深院雪欹松。

涧落何年瀑,烟藏若个峰。

灵山缘未了,他日许相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望天池寺

杳霭天池寺,庐山第几峰。

御题丹碣重,荒径紫烟封。

鸟没云无迹,僧归雪有踪。

不辞屐费齿,惆怅隔林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湖口望瀑布次张曲江韵

飞瀑从天下,悬石净晚氛。

飘时全似雪,滴处半和云。

风断珠还缀,涛来松并闻。

湖光纤翳尽,佳气坐氤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江上

几日维烟渚,凄凄动客怀。

短蓬从雪打,古岸有云埋。

天地晴难料,风波性渐谐。

江边留亦得,鸥鹭本吾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