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贺新郎·登岳阳楼谒吕真人像》由清代诗人高深所作,描绘了诗人登临岳阳楼,瞻仰吕真人像时的所见所感。
开篇“系缆依江郭”,诗人乘船来到岳阳城外,缆绳系于岸边,独自登上岳阳楼。接着“访岳阳、层楼独上,望穷寥廓”,表达了诗人对岳阳楼的探访之情,以及登高远眺的开阔视野。
“犹有仙翁遗像在,共说当年跨鹤”两句,诗人想象着吕洞宾留下的身影,传说中的仙人曾在此地乘鹤而来,留下了一段佳话。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仙人风范的向往与敬仰。
“尝买酒、垆边清酌。三醉此中人不识,但佯狂、啸咏风前落”描绘了诗人试图在岳阳楼边寻得清酒,独自饮酒,却无人相识,只能以狂放的姿态,在风中吟唱,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孤独。
“瞻拜处,尚依约。繁花信比秋云薄。总被那、情牵意惹,利缠名缚”诗人瞻仰吕真人像时,心中充满了对仙道的向往,但现实中的繁花似锦,却如同秋云般短暂,被情、意、名、利所束缚,难以摆脱。
“争耐黄粱犹未熟,一枕邯郸梦恶。又谁似、先生先觉。尘网何时能摆脱?”诗人感叹人生如梦,黄粱未熟,邯郸一梦令人厌恶,表达了对超脱尘世束缚的渴望,希望有人能像吕洞宾一样先知先觉,摆脱世俗的困扰。
最后,“叹衰年、正自伤漂泊。湖水涌,晚风作。”诗人感慨自己年岁已高,仍四处漂泊,湖水翻涌,晚风吹起,更添了几分悲凉与无奈。
整首词通过对岳阳楼的描绘和对吕洞宾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仙道的向往、对世俗束缚的厌倦以及对人生漂泊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