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蒲生亦有笋,菰生亦有米。
可怜芙蓉花,照影秋塘里。
这首诗描绘了田间作物生长的景象,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前两句“蒲生亦有笋,菰生亦有米”,以“蒲”和“菰”两种常见水生植物为例,生动地展现了它们各自独特的生长特征——蒲生长时会生出嫩笋,菰则能结出谷粒。这两句既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含了对农耕生活的赞美。
后两句“可怜芙蓉花,照影秋塘里”,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精致的花卉——芙蓉花。在秋天的池塘中,芙蓉花的倒影映照在水面,显得格外美丽动人。这里的“可怜”并非哀怜之意,而是表达了诗人对芙蓉花及其倒影在秋塘中展现的美丽景象的赞叹与欣赏。整首诗通过对比不同植物的生长状态,以及对芙蓉花倒影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美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不详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借钱买盐茶,倩人莳早秧。
日望秋田熟,仍防野鸭伤。
棹船淮水上,晒网赤岸南。
船中捕来鱼,卖钱买鱼篮。
小艇如凫鹥,湘东柴杉木。
载家复捕鱼,夜夜系江竹。
渡江问鱼价,人来索酒钱。
妇姑亦不恶,便煮缩项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