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泗即天长独归叙别照邻

长淮十月北风高,判袂临津首屡搔。

草草旅装方揽辔,勤勤别酒更持螯。

扁舟君去良多况,间道子归岂惮劳。

行矣馀杭期会在,早来江上看寒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至泗即天长独归叙别照邻》。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长淮十月北风高”,点明了季节与环境,长淮河上秋风凛冽,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判袂临津首屡搔”描绘了诗人站在渡口,与友人即将分别时的复杂心情,通过“搔首”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内心的不舍与迷茫。

“草草旅装方揽辔,勤勤别酒更持螯”两句,进一步展现了离别前的场景。诗人匆匆整理行装,准备启程,同时又与友人举杯相送,以螃蟹作为别宴上的佳肴,增添了离别的仪式感和情感的深度。

“扁舟君去良多况,间道子归岂惮劳”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祝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未来旅途的忧虑。友人乘着小船离去,留下了许多牵挂;而自己则要走不同的道路返回,虽路途艰辛,但并无畏惧。

最后,“行矣馀杭期会在,早来江上看寒涛”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在余杭相见的日子即将到来,诗人想象着在江边看寒涛的景象,既是对相聚的渴望,也是对未来重逢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再回前韵

画船东下橹声高,闪见旁舟堕玉搔。

张翰归心鲈满箸,毕公狂兴蟹双螯。

朝餐饾饤唯论饱,夜语诙谐岂厌劳。

乍聚乍离当不怪,夫君多可似山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无脚桥

枘凿关连壮,横空不可摇。

激波无雁齿,跨岸只虹腰。

改制千年取,倾舟众患消。

乘舆济人者,为惠固相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离泗上

晓雾锁长淮,初阳熨未开。

造舟行险滑,舁竹势迟徊。

回野苍茫合,严风浩荡来。

归耕如有地,劳苦曷为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避雨大明寺

去时骤雨忽兼风,歇马曾留此寺中。

今日来归复如此,始知事有偶然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