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金陵》,是清代诗人胡会恩所作。诗中描绘了南京(古称建业)的历史沧桑与凄凉景象。
首联“建业曾传半壁安,秦淮呜咽暮涛寒”以“半壁安”点明南京曾作为政权的一部分存在,而“秦淮呜咽暮涛寒”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秦淮河以情感,描绘出傍晚时分河水在寒风中的悲鸣,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氛围。
颔联“六朝寂寞青山在,十庙阴沈画壁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的苍凉感。六朝指的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它们都曾在南京建都。如今,那些朝代的遗迹虽在,但已显得寂寞冷清,古老的寺庙中,精美的壁画也已残破不堪。
颈联“禾黍故墟屯铁马,烟花南部失雕阑”将视角转向了南京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昔日繁华的农田如今荒芜,仿佛屯驻着铁马,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战争的痕迹;南部的烟花之地,曾经繁华如梦,如今却失去了雕栏玉砌的辉煌,暗示了时代的更迭与兴衰。
尾联“隔江《玉树》歌声断,更有哀弦向月弹”以《玉树后庭花》这一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亡国之音,象征着历史的哀伤与对往昔繁华的怀念。而“更有哀弦向月弹”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感慨,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对南京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之情,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