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画屟苍苔陌上踪,一春心事怨吴侬。
晓风欲倩游丝绾,愁杀寒山寺里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春日送别场景。首句“画屟苍苔陌上踪”,以“画屟”(装饰华丽的鞋)和“苍苔陌上踪”(青苔覆盖的小路上留下足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仿佛是主人公在春日的清晨,踏着青苔小路,缓缓前行,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一春心事怨吴侬”一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心绪——对吴侬(指江南地区的人)的思念与怨念交织在一起,整个春天都充满了这种复杂的情感。这里的“吴侬”不仅指特定的人,也象征着江南的美好与温柔,以及与之相关的回忆与情感。
“晓风欲倩游丝绾”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清晨的微风试图挽留,借游丝(飘荡在空中的细长丝线)来表达对离人的不舍。游丝在这里象征着轻柔而脆弱的情感纽带,它试图将即将分别的两人紧紧相连,但最终却无能为力。
最后一句“愁杀寒山寺里钟”,以寒山寺的钟声作为背景音符,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寒山寺的钟声悠扬而深沉,它不仅是时间的标记,更是离别与思念的象征。钟声响起,似乎在宣告着离别的到来,让人心生愁绪,难以自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春末夏初时节,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忧虑与不安,情感丰富而深刻。
不详
谁领高秋意,当头片月看。
碧空云自淡,金掌露初漙。
柝起街声静,砧鸣夜色寒。
清辉应万里,不独照长安。
马蹄经岁踏京华,忽逐征鸿去路赊。
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
熹宗之朝阉寺乱,不数弘恭与石显。
门下谁非谒者儿,朝中半作貂珰犬。
吁嗟气势真回天,茄花委鬼相钩连。
杨左诸贤一网尽,镇抚狱底尸骈肩。
门生天子差仿佛,张父赵母何懵然!
纷纷祠额遍寰宇,赐茔特敕营生前。
将作起冢同祈连,罘罳门阀逾董贤。
一朝冰山忽倾倒,凶骨不得归三泉。
摩挲碧云旧碑碣,忠贤姓氏犹高揭。
侯览当时既伏诛,衣冠谁使留空穴?
安得雷火一夜仆此碑,更倩龙湫之水洗膻羯,山灵面目还清洁。
授钺勤王日夜闻,麒麟高设待殊勋。
湘东漫说擒侯景,项羽徒能杀冠军。
甲士虫沙麾下变,美人丝竹帐前纷。
书生空有忧时泪,洒向东风到夕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