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上人精舍寻杼山禅师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人

望远涉寒水,怀人在幽境。

为高皎皎姿,及爱苍苍岭。

果见栖禅子,潺湲灌真顶。

积疑一念破,澄息万缘静。

世事花上尘,惠心空中境。

清闲诱我性,遂使肠虑屏。

许共林客游,欲从山王请。

木栖无名树,水汲忘机井。

持此一日高,未肯谢箕颍。

夕霁山态好,空月生俄顷。

识妙聆细泉,悟深涤清茗。

此心谁得失,笑向西林永。

形式: 古风

翻译

远望跨越冰冷的河流,思念着住在幽静之地的人。
因他高洁的姿态而仰慕,也喜爱那青翠的山岭。
果然遇见了修行的僧人,潺潺流水滋润着他的头顶。
长久的疑惑一念间消散,心境澄清,万般杂念归于宁静。
世间琐事如同落花上的微尘,智慧之心如天空般广阔无垠。
这份清闲引诱着我的本性,使心中的忧虑得以摒弃。
愿意与山林中的隐士同游,想要跟随山中之王的指引。
在无名的树上栖息,从不计较得失的井中汲取清水。
享受这一天的超脱,不愿舍弃像箕山颍水边的隐居生活。
夕阳雨后山色更美,空中月亮不久便升起。
体会奥妙聆听细微的泉水声,深刻领悟清洗心灵的清茶。
这样的心境谁能评说其得失,我只在西林中笑对永恒。

注释

望远:远望。
涉:跨越。
寒水:冰冷的河流。
怀人:思念的人。
幽境:幽静的地方。
为高:因他高洁。
皎皎姿:明亮纯洁的姿态。
及爱:也喜爱。
苍苍岭:青翠的山岭。
果见:果然遇见。
栖禅子:修行的僧人。
潺湲:水流缓慢的样子。
灌真顶:用水流滋润头顶,比喻精神得到滋养。
积疑:长久的疑惑。
一念破:瞬间消除。
澄息:心境澄清。
万缘静:所有杂念都平静下来。
世事:世间的事物。
花上尘:落花上的微尘,比喻微不足道。
惠心:智慧之心。
空中境:像天空一样宽广的心境。
清闲:清静悠闲。
诱我性:吸引我的本性。
肠虑屏:心中的忧虑被摒弃。
许共:愿意一起。
林客:山林中的隐士。
山王请:跟随山中之王的邀请或指引。
木栖:在树上栖息。
无名树:不知名的树木。
水汲:汲取水。
忘机井:不计得失的井,比喻淡泊名利。
一日高:一天的超脱生活。
谢箕颍:舍弃像箕山颍水边的隐居生活,比喻隐逸。
夕霁:夕阳雨后放晴。
山态好:山色美好。
空月:空中的月亮。
生俄顷:不久升起。
识妙:体会奥妙。
聆:聆听。
细泉:细微的泉水声。
悟深:深刻领悟。
涤清茗:清洗心灵的清茶,比喻净化心灵。
此心:这样的心境。
谁得失:谁能评价其得失。
笑向西林永:在西林中笑对永恒,表示超然的态度。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远离尘世,深入幽静之境的意象。开篇即以“望远涉寒水”、“怀人在幽境”展现出诗人对远方山中人的思念和向往。随后,“为高皎皎姿”、“及爱苍苍岭”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之物和苍翠之景的喜爱,这里的“为高”、“及爱”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诗中接下来的“果见栖禅子,潺湲灌真顶”则是具体描绘了诗人遇到一位修行者(栖禅子),并且这位禅师的境界是那么高远,以至于清泉直冲其头顶。这里的“果见”表达了一种幸运和期待已久的心情,而“潺湲灌真顶”则象征着精神上的洗礼和净化。

随后的“积疑一念破,澄息万缘静”显示了诗人通过禅修,对于世间的迷惑和牵挂得到了解脱和平静。这里的“积疑”、“万缘”指的是心中的困惑与尘世的无数纠葛,而“一念破”、“澄息静”则是内心世界的清净和安宁。

接下来的“世事花上尘,惠心空中境”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世间纷扰的超脱,以及内心世界的宽广与自由。这里的“花上尘”象征着世事无常,而“惠心空中境”则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束缚的心灵境界。

在“清闲诱我性,遂使肠虑屏”中,“清闲”指的是一种脱离烦恼的生活状态,而“诱我性”、“遂使肠虑屏”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这种生活方式,触摸到了自己的本性,并且将世间的忧愁和思虑都抛在脑后。

紧接着,“许共林客游,欲从山王请”中,诗人表达了愿意与林中的旅者共同漫游,并且想要向山中的仙君学习。这里的“林客”、“山王”都是对自然和神秘境界的一种敬仰。

在“木栖无名树,水汲忘机井”中,“木栖”指的是隐居于林间,而“水汲”则是取水时的宁静状态。这里的“无名树”、“忘机井”都是超脱世俗的象征,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情怀。

以下的“持此一日高,未肯谢箕颍”则是在强调诗人对于这一天的珍惜和满足,以及对未来可能到来的困扰(箕颍)依然保持着一种超然的心态。

结尾的“夕霁山态好,空月生俄顷”、“识妙聆细泉,悟深涤清茗”、“此心谁得失,笑向西林永”则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通过这种环境和心灵体验获得的悟性。这里的“夕霁山态好”描绘了雨后山色的宁静与美丽,“空月生俄顷”则是月亮中透露出来的一种短暂而又深刻的情感;“识妙聆细泉”、“悟深涤清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声和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而最后的“此心谁得失,笑向西林永”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坚守,以及面对未来的从容与乐观。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白云歌寄陆中丞使君长源

一见西山云,使人情意远。

凭高发咏何超遥,道妙如君有舒卷。

萦空叠景多丽容,众峰峰上自为峰。

洁白不繇阴雨积,高明肯共杂烟重。

万物有形皆有著,白云有形无系缚。

黄金被烁玉亦瑕,一片飘然污不著。

或逢天上或人间,人自营营云自闲。

忽尔飞来暂为侣,忽然飞去莫能攀。

逸民对云效高致,禅子逢云增道意。

白云遇物无偏颇,自是人心见同异。

阊阖天门宜曙看,为缨作盖拥千官。

从龙合沓临清暑,就日逶迤绕露寒。

谁怜西山云,亭亭处幽绝。

坐石长看非我羁,手中欲揽待君说。

贞白先生那得知,只向空山自怡悦。

形式: 古风

买药歌送杨山人

华阴少年何所希,欲饵丹砂化骨飞。

江南药少淮南有,暂别胥门上京口。

京口斜通江水流,斐回应上青山头。

夜惊潮没鸬鹚堰,朝看日出芙蓉楼。

摇荡春风乱帆影,片云无数是扬州。

扬州喧喧卖药市,浮俗无由识仙子。

河间姹女直千金,紫阳夫人服不死。

吾于此道复何如,昨朝新得蓬莱书。

形式: 古风

伏日就汤评事衡湖上避暑

大火方燥石,停云昼亦收。

将从赏心侣,寸景难远游。

拥几苦炎伏,出门望汀洲。

回溪照轩宇,广陌临梧楸。

释闷命雅瑟,放情思乱流。

更持无生论,可以清烦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吊灵均词

昧天道兮有无,听汨渚兮踌躇。

期灵均兮若存,问神理兮何如。

愿君精兮为月,出孤影兮示予。

天独何兮有君,君在万兮不群。

既冰心兮皎洁,上问天兮胡不闻。天不闻,神莫睹。

若云冥冥兮雷霆怒,萧条杳眇兮馀草莽。

古山春兮为谁,今猿哀兮何思。

风激烈兮楚竹死,国殇人悲兮雨飔飔,雨飔飔兮望君时。

光芒荡漾兮化为水,万古忠贞兮徒尔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