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钤辖席上琵琶歌

青海传烽沙绕塞,谋将橐戈身不介。

却携红袖弄烟月,醉笑溪山穷物外。

文章声名家世事,投笔收功无十载。

天子几嗟相见晚,暂许南来聊旷快。

一时宾客多可人,坐令五月如深春。

画栋潭潭帘半捲,濛濛香雾无纤尘。

云披霞散烂红绿,滉漾无处投精神。

秦楼风轻雁初泊,玉指如流乍前却。

捍拨当胸拍屡催,一段风光来濩索。

虽无仪凤与舞兽,击拊分明谐振跃。

缑岭排空午夜凉,杳杳鸾吟上寥廓。

逡巡舞袖回飞雪,红茸毯衬鸦头袜。

落花飞絮互缤纷,流星掣电争明灭。

主人情不已,下客欢正浓,更邀娅姹持金钟。

从来酒户落人后,潋滟不觉随手空。

金张燕接平生惯,照眼今朝真未见。

敢辞醉倒菊花偏,只恐银潢低晓箭。

钧天一梦固依稀,欲问桃源路已迷。

何时再到红茸地,更遣游丝惹住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上,琵琶演奏者在白钤辖的宴席上演奏琵琶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音乐之美、宴会之乐以及人物的情感变化。

首句“青海传烽沙绕塞”,似乎与宴会场景不符,但此处可能借用了青海边塞的意象,象征着远方的召唤或期待,引出琵琶演奏的开始。接着,“谋将橐戈身不介”可能暗喻琵琶演奏者虽身处战乱之地,但其音乐如同和平的使者,化解了紧张与冲突。

“却携红袖弄烟月,醉笑溪山穷物外”描绘了演奏者与观众沉浸在音乐之中,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超越世俗的快乐。接下来的“文章声名家世事,投笔收功无十载”可能是在赞美琵琶演奏者的技艺与成就,暗示其不仅在音乐上有深厚的造诣,也曾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

“天子几嗟相见晚,暂许南来聊旷快”表达了对演奏者才能的赞赏和遗憾,同时预示了演奏者即将离开,留下短暂而难忘的欢乐时光。宴会中的宾客众多,气氛热烈,如同春天般温暖,画栋帘卷,香雾弥漫,云霞烂漫,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秦楼风轻雁初泊,玉指如流乍前却”通过比喻,进一步描绘了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如同轻柔的春风中雁群初降,手指在琴弦上流畅自如,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充满韵律感。

“捍拨当胸拍屡催,一段风光来濩索”描述了演奏者在胸前所持的乐器(捍拨)的节奏与旋律,如同大自然的风光在乐曲中流淌,充满了生命力。

“虽无仪凤与舞兽,击拊分明谐振跃”强调了音乐本身的魅力,即使没有华丽的舞蹈和动物表演,仅凭音乐就能引发共鸣,展现出和谐与活力。

“缑岭排空午夜凉,杳杳鸾吟上寥廓”可能是指音乐如同夜空中飘荡的鸾鸟之音,穿越云霄,给人以清凉与宁静的感受。

“逡巡舞袖回飞雪,红茸毯衬鸦头袜”描绘了随着音乐的节奏,舞者翩翩起舞,如同雪花般轻盈,脚下铺着红色的毛毯,穿着黑色的袜子,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

“落花飞絮互缤纷,流星掣电争明灭”将音乐与自然景象相结合,比喻音乐如同落花与飞絮交织,又如流星与闪电交替闪烁,展现出音乐的动态美。

最后,“主人情不已,下客欢正浓,更邀娅姹持金钟”表达了宴会主人的热情与宾客们的欢愉,邀请更多的朋友加入,共享这难得的盛宴。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以及它在社交场合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雷塘行

鞭长不能及马腹,有限生涯时苦促。

空使后人悲前人,雷塘春草年年绿。

谁知秀色若可餐,风光付与初凭肩。

力殚四海笑未已,眉黛一螺当几钱。

君不见黄金栋梁回首蠹,漠漠胡沙青冢暮。

么弦欲断空自知,千金漫买长门赋。

膏油续尽天须晓,石土馀垒可长保。

就令并蒂永不分,也应终恨雷塘草。

形式: 古风

读吴思道藏海诗集效其体

唐末诗人自一家,剪裁风月间莺花。

凭陵堕绪篇篇胜,点缀馀妍字字斜。

远水连天来怨笛,烂霞烘日带栖鸦。

法书警句真如此,流落桑榆重叹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寄邵旸叔发运

德门平昔仰高阳,自是芝兰根本香。

未许藩篱承妙晤,聊因文字借馀光。

舣舟月下逢桓守,盘马楼前见庾郎。

冬杪相期定如约,为君云影认鸾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东坡沉香石诗

海南枯朽插天长,岁久峰峦带藓苍。

变化那知斲山骨,仪刑空只在人肠。

几因皦日疑镌蜡,试沃清泉觉弄香。

切莫轻珉亡什袭,须防偷眼误摧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