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咏玉韘

蓬矢桑弧识举男,赋诗言射我需谙。

钩弦易挽钧盈六,辨制底须朱极三。

终不可谖惟令德,佩之无斁岂虚谈。

环中内外光明莹,一气浑融万里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此诗《再咏玉韘》为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诗中以玉韘为喻,表达对美德的追求与推崇。

首联“蓬矢桑弧识举男,赋诗言射我需谙”以古代射箭的工具“蓬矢桑弧”象征教育与培养,指出通过教育可以识别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同时强调了射箭技艺的掌握,暗含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颔联“钩弦易挽钧盈六,辨制底须朱极三”进一步阐述了技艺与规则的重要性。钩弦易挽,意味着技艺的熟练;而辨制则需精细,朱极三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规则或标准,强调了在技艺之外,规则与细节同样重要。

颈联“终不可谖惟令德,佩之无斁岂虚谈”表达了对美德的重视与追求。即使技艺高超,若无美德相辅,仍不足以成就大业。佩之无斁,即佩戴美德而不厌倦,强调了美德的持久价值和重要性。

尾联“环中内外光明莹,一气浑融万里涵”以“环中内外”象征整体与局部的和谐统一,强调了内在与外在的光明与纯净。一气浑融,则是强调了万物一体,和谐共存的理念,寓意着美德如同水一般,能够包容万物,滋润大地。

整首诗通过玉韘这一具体事物,寓言般地探讨了教育、技艺、规则、美德以及整体和谐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静安庄酹酒(其一)

久疏桂酒奠琼瓯,节物空惊驹隙遒。

拟送长行安丙宅,那堪来别值辛秋。

中年哀乐其多矣,一种情怀可耐不。

恸罢洒然差自信,归居曾未负从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静安庄酹酒(其二)

趋庭不见两年更,生汝那堪送汝行。

此际还教抚秘器,他时惟许望佳城。

痛来今日诚何日,泪洒缘情不尽情。

了识人伦是悲种,拟从调御忏无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高梁桥泛舟至昆明湖之作(其一)

长河舟进趁晨凉,两岸蝉声樾霭苍。

望雨畏熇消半月,湖光今日作秋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高梁桥泛舟至昆明湖之作(其二)

早田可卜收无碍,晚种惟期过半收。

失望生愁过望喜,人情那得免随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