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度支李侍郎早朝

夙驾趋北阙,晓星启东方。

鸣驺分骑吏,列烛散康庄。

照灼华簪并,逶迤绮陌长。

腰金初辨色,喷玉自生光。

献替均三壤,贞明集百祥。

下才叨接武,空此愧文昌。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清晨驾车前往皇宫北门,东方的晨星开始升起。
马车声中官员分乘,沿途排列的蜡烛照亮宽敞的大道。
华丽的官帽在光照下闪耀,长长的彩路上官员们络绎不绝。
腰间的金银开始显现出颜色,他们的佩饰如玉般自行发光。
他们在朝堂上进言献策,公正明智汇聚各种吉祥。
我这样的庸才得以跟随,只觉惭愧未能如文昌星般耀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清晨乘车前往宫廷的场景,充满了浓郁的古典美和对职责的忠诚。开篇"夙驾趋北阙,晓星启东方",刻画出早晨天边初亮时分,官员们匆忙赶赴朝廷的情形,展示了一种紧迫感和朝政的繁忙。

接下来"鸣驺分骑吏,列烛散康庄"进一步描绘了清晨宫廷前的景象。"鸣驺"指的是早晨侍从们催促官员起床的声音,而"骑吏"则是专门管理马匹的官员。"列烛"形容了排列整齐的灯火,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诗人通过"照灼华簪并,逶迤绮陌长"表达了对宫廷中金碧辉煌装饰和道路延伸至远方的赞美。"照灼"指的是光彩夺目的装饰,而"逶迤"则是形容道路蜿蜒曲折,"绮陌长"强调了宫廷路途的宽广和气派。

"腰金初辨色,喷玉自生光"这两句诗则描写了官员佩戴的金饰初露光彩,以及玉石本身散发出的光泽。这里突显了官员的身份尊贵以及他们所佩戴之物的珍贵。

最后几句"献替均三壤,贞明集百祥。下才叨接武,空此愧文昌"表达了诗人对职责的忠诚和自谦,以及对前人的敬仰之情。这里的"奉和度支李侍郎早朝"暗示着这是一首应和诗,即是为了回应或模仿李侍郎所作诗篇。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唐代官员清晨赴朝的庄重与繁忙,以及诗人个人的职责感和文化自豪。

收录诗词(388)

权德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字:载之
  •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生卒年:759年-818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并呈杜宾客许给事王侍郎昆弟杨少尹李侍御并见寄之作

芳讯来江湖,开缄粲瑶碧。

诗因乘黄赠,才擅雕龙格。

深陈名教本,谅以仁义积。

藻思成采章,雅音闻皦绎。

清时左冯翊,贵士二千石。

前日应星文,今兹敞华戟。

谢公尝乞墅,宁氏终相宅。

往岁疲草玄,忘年齐举白。

酒酣吟更苦,夜艾谈方剧。

枣巷风雨秋,石头烟水夕。

多逢长者辙,不屑诸公辟。

酷似仰牢之,雄词挹亭伯。

老骥念千里,饥鹰舒六翮。

叵能舍郊扉,来偶朝中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奉和崔阁老清明日候许阁老交直之际辱裴阁老书招云与考功苗曹长先城南游览独行口号因以简赠

紫禁宿初回,清明花乱开。

相招直城外,远远上春台。

谏曹将列宿,几处期子玉。

深竹与清泉,家家桃李鲜。

折芳行载酒,胜赏随君有。

愁疾自无悰,临风一搔首。

形式: 古风

奉和新卜城南郊居得与卫右丞邻舍因赋诗寄赠

上宰坐论道,郊居仍里仁。

六符既昭晰,万象随陶钧。

旭旦下玉墀,鸣驺拂车茵。

轩窗退残暑,风物迎萧辰。

山泽蜃雨出,林塘鱼鸟驯。

岂同求羊径,共是羲皇人。

石君五曹重,左户三壤均。

居止烟火接,逢迎鸡黍频。

大方本无隅,盛德必有邻。

千年郢曲后,复此闻阳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

达人旷迹通出处,每忆安居旧山去。

乞身已见抗疏频,优礼新闻诏书许。

家法遥传阙里训,心源早逐嵩丘侣。

南史编年著盛名,东朝侍讲常虚伫。

角巾华发忽自遂,命服金龟君更与。

白云出岫暂逶迤,鸿鹄入冥无处所。

归路依依童稚乐,都门蔼蔼壶觞举。

能将此道助皇风,自可殊途并伊吕。

形式: 古风 押[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