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楼

万岭尊恒岳,遗台枕后潭。

仰高惭对坐,哭险负奇探。

影落沧溟北,云开斗柄南。

山灵怜野客,今夕费烟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刘因所作的《恒山楼》诗,描绘了恒山之巅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万岭尊恒岳”,以“万岭”衬托出恒山的巍峨,尊贵的地位如同众山之王。接着“遗台枕后潭”,描述了一处历史遗迹,静卧于山后的深潭边,充满了岁月的沉淀与故事的回响。

“仰高惭对坐,哭险负奇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奇观时的复杂心情。仰望高山,内心既感到敬畏又自愧不如;面对险峻的地势,既有探索的冲动,也有对未知的恐惧。这种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互动。

“影落沧溟北,云开斗柄南。”诗人通过景物的变换,展现了时间与空间的广阔。影子投射在遥远的北方海洋上,云层散开,北斗七星清晰可见在南方的天空中。这样的景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壮美,也隐含着宇宙的浩瀚与深远。

最后,“山灵怜野客,今夕费烟岚。”诗人将山赋予了灵性,山灵似乎理解并怜悯着这位孤独的旅人。在这晚霞满天的时刻,山间的雾气缭绕,仿佛是为诗人铺就了一条神秘而诗意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对恒山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融合,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登镇州阳和门

百尺市门起,重过为暂停。

毫分秋物色,米聚赵襟形。

北望云开岳,东行气犯星。

凭阑天宇在,人事听浮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辛巳中秋旅亭独坐

分光阴太盛,无力掩苍溟。

大块供微黑,高天失旧青。

兴从愁外发,秋向露边零。

点数山河影,依稀见草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道士孙伯英容城故居

政教才气敌希夷,冠帔翻然亦未宜。

谁辨胡寅论鸿客,只除坡老识安期。

可怜乔木空秋色,惟有青山似旧时。

欲传先贤问遗事,故园猿鹤不胜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登雄州城楼

古戍寒云接渺茫,故乡游子动悲凉。

江山自古有佳客,烟雨为谁留太行。

野色分将愁外绿,物华呈出夜来霜。

海门何处秋声急?极目沧波空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