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龙吟.水月观赏牡丹

春消息。开遍红紫芳菲,粉香狼籍。

悭留倾国名花,那般富贵,真成第一。自矜惜。

如个美人初觉,染香匀色。

清晨卯酒微酣,怨红啼素,重重晕积。

天宝君王妃子,妒妍争宠,沉香亭北。

欢赏未终渔阳,鼙鼓声急。清平古调,惟有天仙笔。

谁知道,张油命酒,按花评格。也许吾侪得。

晚来小雨催花坼。转觉娇无力。

风露下,偏生横斜欹仄。倩人扶起,载倾馀沥。

形式: 词牌: 瑞龙吟

鉴赏

这首《瑞龙吟·水月观赏牡丹》描绘了牡丹盛开的美景与赏花者的细腻情感。开篇“春消息”点明时节,红紫芳菲、粉香狼籍,渲染出牡丹盛开的繁盛景象。接着,“悭留倾国名花,那般富贵,真成第一”,赞美牡丹的绝世之美与高贵气质。

“自矜惜”一句,以美人自比,形象地描绘了牡丹在清晨微醺时的娇态,仿佛是美人初醒,精心打扮,染香匀色。紧接着“怨红啼素,重重晕积”,通过拟人手法,赋予牡丹以情感,描绘其因春日微醉而略带愁绪的姿态。

“天宝君王妃子,妒妍争宠,沉香亭北”这一句,借用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暗喻牡丹的美丽引来了嫉妒与争夺,进一步强化了牡丹的非凡地位与魅力。

“欢赏未终渔阳,鼙鼓声急”则巧妙地将历史事件融入其中,暗示了盛世的短暂与变迁,牡丹虽美,但好景不长,预示着繁华背后的衰败。

最后,“清平古调,惟有天仙笔”表达了对牡丹之美的赞叹,认为唯有天仙之笔才能描绘其绝世风华。而“谁知道,张油命酒,按花评格”则流露出赏花者对牡丹的深刻理解和欣赏,不仅仅是外在的美丽,更在于其内在的品质与精神。

“晚来小雨催花坼。转觉娇无力。风露下,偏生横斜欹仄。倩人扶起,载倾馀沥。”描绘了晚雨中牡丹的柔弱姿态,以及赏花者对其的怜爱之情,通过“倩人扶起,载倾馀沥”这一细节,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哨遍.端午日饮都玄敬于豫章堂

梅雨弄晴,梧叶生阴,深苑榴花吐。

见钗头,齐缀赤灵符。恰又经一番重午。君听取。

斜阳竹西歌吹,分明不是扬州路。

信彼此无殊,古今不异,逢场自足欢娱。

但未能免俗与人俱。也试举芳樽泛菖蒲。

艾虎悬门,綵丝缠臂,尚传荆楚。吁。满地江湖。

龙舟竞渡晓喧謼。相习成故事,骚魂此日知夫。

觑水马争驰,锦标平插,浪华捲雪轰旗鼓。

幸得隽归来,拈华弄酒,向人誇笑矜舞。

有谁解屈子怀沙故。眷宗国难忘心独苦。

想曾怀、琼粻椒糈。浮游蝉脱应笑,世俗沉菰黍。

是非非是都休评论,聊且长歌吊古。

阆风县圃渺苍梧。望夫君、弭节何所。

形式: 词牌: 哨遍

立春和林见素韵

人生百岁期,荏苒十踰四。

春阳布德新,花鸟各自媚。

鬓发日以种,欢悰与昔异。

寝食淡无营,絪缊护元气。

朝雨洗春痕,南山已堆翠。

幽胜惬素期,纠纷伤往事。

所贵一身存,傥来物皆寄。

破屋城南隈,百需无一备。

云庄结比邻,时往佳章遗。

讽咏激微衷,怀哉邈高致。

形式: 古风

秋斋为周彦通侍御题

午梦忽惊觉,呼童开竹扉。

借问客为谁,青骢束金羁。

手持卷一握,错落琼琚词。

展玩重太息,遐心将在兹。

二气互翕张,真宰执玄机。

物盛不可过,敛舒各以时。

露凝天宇净,树变郊原稀。

芝兰抱孤芳,鹰隼奋高飞。

斋居感深念,流光倏如驰。

及时当自励,毋令华发滋。

形式: 古风

后峰篇赠黄伯固正郎

九峰何崔嵬,屹然镇坤维。

泉石挹明秀,草木含华滋。

最后有奇峰,退让乃卑卑。

谦光岂容掩,灵淑良在兹。

高文合典则,懿行无瑕疵。

历宦十馀年,既罢将安归。

悠然念出处,戒途仍迂迟。

经营四方志,况当强壮时。

去去济时艰,终岂好爵縻。

山中精舍在,岁晏期相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