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云龙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过往历史的感慨。首句“黄楼嵯峨古彭门”,以黄楼为引子,点明地点,暗示历史的厚重感。接着,“云龙山下多烟村”描绘出山脚下村落的宁静与祥和。
“暇日招游恣登陟,壶榼不用燔鸡豚”两句,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在闲暇时登山游玩的情景,无需繁琐的准备,体现出轻松自在的氛围。接下来,“淮泗交流清浪驶,吕梁迅急黄河浑”通过对比淮河与黄河的水流,展现了不同水域的动态美。
“巉岩似腾北海蜃,巨嶂如起南溟鹍”运用比喻,将山岩比作腾跃的海市蜃楼与巨嶂比作南溟中的鹍鸟,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雄伟与壮观。随后,“冈阜萦抱气尤王,洪波襟带势欲吞”则进一步渲染了山峦的气势与磅礴。
“振衣绝顶俯平壤,川原环拱云龙尊”描绘了站在山顶俯瞰大地的壮阔景象,以及四周山川环绕的壮观。接下来,“古藤倒垂猿狖挂,怪石磥砢熊罴蹲”通过藤蔓与怪石的描写,展现了山林的原始与野性之美。
“青畴千顷水方退,高垄往往留潮痕”描绘了退水后的田野景象,以及潮水留下的痕迹,富有生活气息。“禾根犹见集雁鹜,屋外直欲浮蛟鼋”则通过农作物与水生动物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
“今年盛夏苦霪潦,茅檐白雨如翻盆”描述了夏季暴雨的场景,表现出自然界的威力。“水田坐看秋税减,寒谷惟待春风温”则通过农事活动,反映了季节更替对生活的影响。
“城中居人尚安枕,万家鳞次炊烟昏”描绘了城市生活的平静与烟火气。“兹山高旷足眺览,巍然放鹤亭孤存”表达了对山中放鹤亭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石磴逶迤古苔滑,苍枝诘曲老树髡”通过石阶与老树的描写,展现了山林的古老与沧桑。
“黄茅冈头指遗迹,群羊仿佛眠云根”描绘了山头的遗迹与羊群,充满了诗意与想象。“山人已往坡老逝,空嗟岁月如涛奔”表达了对过去人物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残碑寂寞野烟罨,虚廓萧瑟寒云屯”通过残碑与寒云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而深邃的氛围。
最后,“胜游凭吊增慨叹,不辞斗酒倾匏樽”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览的感慨与满足,以及愿意再次饮酒畅谈的心情。整首诗通过对云龙山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