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哭梁贡》是清代诗人张廷璐所作,通过哀婉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失去爱子的母亲在丧子之痛中的悲痛与哀思。
首联“秋风素旐听虞歌,月落空山叫夜乌”,以秋风、素旐(丧葬时用的白色旗幡)、虞歌(古代丧礼中的音乐)等意象,渲染出一种肃穆而凄凉的氛围,月落空山、夜乌哀鸣,更添几分悲凉与孤独感。
颔联“堂上白头翻哭汝,膝前黄口已成孤”,直接描绘了母亲面对儿子离世的场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跃然纸上。堂上白头,指母亲年老,膝前黄口,指孩子幼小,如今却已成孤儿,这一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失去孩子的痛苦和无奈。
颈联“魂依姜被霜华冷,肠断苏机血泪枯”,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姜被,典出《左传》,象征着温暖与安慰;霜华冷,暗示了寒冷与孤寂。肠断苏机,苏机是一种织布机,此处比喻母亲的心如断线的苏机,血泪枯则形容悲伤至极,泪水干涸。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母亲在失去儿子后内心的极度痛苦和绝望。
尾联“寄语闺中髽髻妇,茹哀还慰八旬姑”,诗人将情感延伸,不仅表达了对亡子的哀悼,也寄托了对其他失去子女家庭的同情与关怀。寄语闺中髽髻妇,是对那些同样经历丧子之痛的女性的安慰,茹哀还慰八旬姑,则是对年迈的婆婆的抚慰,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悲痛的理解与同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展现了丧子之痛的沉重与复杂,以及在悲痛中寻求慰藉与理解的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