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马家坞

野迥夏无暑,坞深朝更凉。

路随流水转,山背古城荒。

县宇攲红阁,僧庵缺粉墙。

暗惊兵乱后,犹有数莲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野外空旷夏日无暑气,山坞深处早晨更加清凉。
道路随着流水蜿蜒曲折,山后古城显得荒凉。
县城里的楼阁倾斜着红色的屋檐,僧人的小庙缺少了白色的围墙。
在战乱之后的暗淡中,仍有几片莲塘静静存在。

注释

野迥:野外开阔。
夏无暑:夏天没有暑热。
坞深:山坞幽深。
朝更凉:早晨更加凉爽。
路随:道路随着。
流水转:流水的方向变化。
山背:山的背面。
古城荒:古老的城市荒废。
县宇:县城的建筑。
攲:倾斜。
红阁:红色的楼阁。
僧庵:僧人居住的小庙。
缺粉墙:缺少白色的围墙。
暗惊:暗暗惊讶。
兵乱后:战乱之后。
犹有:仍然有。
数莲塘:几片莲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山水田园的宁静画面。开头“野迥夏无暑,坞深朝更凉”写出了夏季山谷中清凉宜人的气候。"路随流水转"表达了行者跟随溪流前进的景象,给人以自然和谐之感。"山背古城荒"则透露出一丝历史的沧桑与荒废。

接下来的"县宇攲红阁,僧庵缺粉墙"描绘了建筑物的衰败,"县宇"指的是官署建筑,而"僧庵缺粉墙"则是寺院的破损,这些都隐含着时间流逝与人事更迭的意境。

最后“暗惊兵乱后,犹有数莲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战乱后的宁静现状所持有的感慨。尽管经历过战争的破坏,但仍然能看到一些荷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自然界生命力强大的主题。

整首诗语言平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造建筑衰败的描述,抒发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思考,以及对现实生活中残存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出歙港入睦界

岚气湿征衣,千滩落翠微。

悬崖樵屋小,破庙祭人稀。

岸犬看船立,溪禽贴水飞。

乡心与客思,向晚重依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古店

古店看题壁,儒风岂易还。

匪因登贡籍,即为叩贤关。

腾踏云霄上,沉埋草莽间。

其人俱已矣,遗迹尚斑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句容道中

陂满风初漾,林明雪未残。

路泥尤觉远,野阁不胜寒。

军过开门少,村稀觅店难。

忽逢新日色,久别喜相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叹士行

学问何难博,文词亦易工。

自非知道理,更是长奸雄。

饰首冠章甫,操心窃大弓。

金椎发冢辈,张竦与陈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