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灵隐寺的幽静与庄严。首句“清梵落诸天”,以“清梵”象征寺庙中的佛乐,仿佛从天际落下,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香台覆紫烟”则通过香烟缭绕的景象,表现了寺庙的神圣与宁静。
“飞萝悬曲径,乱石漱寒泉”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物,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藤蔓在空中飞舞,小径曲折蜿蜒;山石间泉水潺潺,清凉悦耳。
“象座金莲古,龙潭宝月圆”描绘了寺庙内庄严的佛像和神秘的龙潭,金莲象征着佛的智慧之光,宝月则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光明。这两句不仅赞美了寺庙的建筑与景观,也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神秘。
最后,“三生缘已解,随地可栖禅”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追求。他认为,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怀禅意,就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灵隐寺的庄严与宁静,以及诗人对佛法的感悟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