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诗三首(其一)

后学为诗务斗奇,诗家奇病最难医。

欲知子美高人处,只把寻常话做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房皞所作,名为《读杜诗三首(其一)》。房皞在诗中探讨了诗歌创作中的一个普遍问题——追求奇特与创新,以及这种追求可能带来的困难和挑战。

房皞首先指出后辈诗人往往过于热衷于追求诗歌形式或内容上的独特性与奇异性,这种倾向在诗学上被称为“奇病”。他强调,这样的追求虽然能够吸引一时的注意,但难以持久,因为真正的艺术价值往往在于其普遍性和深刻性。

接着,房皞以杜甫为例,指出杜甫之所以被誉为“高人”,是因为他能够将日常生活中的平凡话语转化为富有深意的诗歌。这表明,真正的艺术并不在于表面的奇特或华丽,而在于如何通过日常的语言和情境,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和哲理,触动人心。

房皞通过这首诗,鼓励后来的诗人回归诗歌的本质,即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力,去描绘生活的真实面貌,而不是盲目追求形式上的新颖或奇特。这种观点对于指导现代诗歌创作,尤其是对于那些试图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的诗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收录诗词(29)

房皞(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一作灏。有诗名

  • 字:希白
  • 号:白云子
  • 籍贯:元临汾

相关古诗词

读杜诗三首(其二)

穹礴冥搜枉费功,天然一语自然工。

况兼诗是穷人物,好句多生感慨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读杜诗三首(其三)

千里奔驰蜀道难,草堂宾主罄交欢。

怒冠三挂帘钩上,谁谓将军礼数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春日观菜

手种芜菁欲疗饥,春来颇怪发生迟。

东风贪长新桃李,未有功夫到菜畦。

形式: 七言绝句

送梁仲文

圣人既已没,圣道遂不传。

异端壅正途,榛塞踰千年。

大儒起相承,辟之斯廓然。

濂溪回北流,伊洛开洪源。

学者有适从,披云见青天。

我生虽多难,闻道早有缘。

中岁苦病目,不得深穷研。

梁君河东秀,意气凌孤骞。

探道得奥阃,辩说如河悬。

所知非苟知,而亦允蹈焉。

出入口耳者,彼我奚足言。

却来自秦京,过我汾水边。

未几复言别,长途北之燕。

行看奋六翮,高举凌云烟。

功成名遂后,归老河之湍。

相从讲圣学,与子长周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