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离筵酒尽泪沾衣,别后凭谁问是非。
午夜梦回明月在,天南天北共清辉。
这首诗名为《送别》,是明代诗人刘大夏所作。诗中描绘了送别时的深情与离愁,以及对未来的思念。
首句“离筵酒尽泪沾衣”,生动地展现了送别宴会上的情景,酒已尽,宴席散,离别的泪水打湿了衣襟,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与悲伤。次句“别后凭谁问是非”,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朋友的牵挂,担心别后朋友会遇到是非,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关心。
接着,“午夜梦回明月在”,描绘了一个深夜,诗人从梦中醒来,只见明月高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最后,“天南天北共清辉”一句,将思念之情推向极致,即使朋友远在天边,但那共同沐浴的清辉,象征着心灵的相通与永恒的友谊,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意象运用,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与离愁,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之作。
不详
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桃李漫山白间红,绕湖楼阁晚烟中。
客船惯向湾头泊,不畏波涛夜半风。
白下追游忆昔年,青山如画树如烟。
郭家歌舞杨家酒,一度寻思一怅然。
落花片片点春泥,芳草萋萋衬马蹄。
记取今朝送行处,官桥流水是西溪。
岐路春深花满山,东风游子束书还。
到家綵服娱亲后,好向閒中读订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