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游

一夜秋声万木寒,乾坤何处足弹冠。

时名尽向黄金起,世事都宜白眼看。

已自故人嗟落魄,更谁同病问加餐。

风尘伏枕衡门稳,行路于今转觉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此诗《息游》由明代诗人魏大中所作,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与对人生际遇的反思。

首联“一夜秋声万木寒,乾坤何处足弹冠”,以秋夜的肃杀之气和万物凋零的景象,隐喻人生的艰难与世态炎凉。秋声凄厉,万木萧瑟,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无情与世间的冷暖。而“乾坤何处足弹冠”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道人心的失望与无奈,弹冠象征仕途得意,此处反其意而用之,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与对现实的不满。

颔联“时名尽向黄金起,世事都宜白眼看”,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功利与虚伪。黄金象征权力与财富,时名即当时名声,诗人认为在这样的社会里,名声与地位往往与金钱紧密相连,世事则需要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看待,即白眼相待,表明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颈联“已自故人嗟落魄,更谁同病问加餐”,通过与老友的交往,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故人落魄,诗人感同身受,却无人能共分忧,更无人关心其饮食起居,体现了社会的冷漠与人性的悲哀。

尾联“风尘伏枕衡门稳,行路于今转觉难”,诗人身处简陋的衡门之中,面对纷扰的世事,感到前行之路愈发艰难。风尘比喻世间的纷扰与动荡,伏枕则暗示了内心的疲惫与无力。这一联既是对个人境遇的描述,也是对时代背景的反映,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切忧虑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而言,《息游》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2)

魏大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酷贫,读书砥励品行,从师高攀龙。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进士,官行人

  • 字:孔时
  • 号:廓园
  • 籍贯: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今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
  • 生卒年:1575~1625.8.28

相关古诗词

乙丑夏五二十日宿睢阳雷雨彻宵砌葵俱仆晓霁葵起有翘然向日之意感而赋此

祗此生来一寸丹,风风雨雨故催残。

倾心不信天长夜,霁晓团团仔细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漂母庙

偶然一饭在尘埃,误却千年过客来。

满地江湖寻漂母,王孙如此更堪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曲阳阅武作

熊彪顾盼羽林齐,云锦骁腾万马嘶。

番将自来雄喷礴,天家今已筑鲸鲵。

刀环宝月横高汉,贝胄明星烂大堤。

更有象奴供末技,行看双兕踏新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夜宿禁中

临轩圣主赐衣裳,头白监官检药囊。

禁漏初长拟封事,玉楼天半夜苍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