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内赴徵三首(其一)

王命三徵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

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君王下达三次征召,我仍未归,明天就要离开吴地关隘。
在那高耸如白玉的楼阁,已无法看见,思念之情只能寄托在望夫山上。

注释

王命:君王的命令。
徵:征召。
去未还:还未回来。
明朝:明天。
离别:告别。
出吴关:离开吴地的边关。
白玉高楼:洁白如玉的高楼。
看不见:看不见。
相思:深深的思念。
须:必须。
上望夫山:登上望夫山。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诗句,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开篇便以“王命三徵去未还”道出了诗人因皇帝的征召而不得不离开的无奈和急迫,同时也透露了一丝对远行的不安与期待。紧接着,“明朝离别出吴关”则具体描绘了清晨辞别,穿越吴关的情景,显示了时间上的紧迫感以及空间上的转换。

“白玉高楼看不见”一句,则通过对比之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已逝去的欢愉时光难以忘怀的心情。这里的“白玉高楼”象征着华丽而遥远的往昔,而“看不见”则是时间流逝和记忆淡漠的无奈。

最后,“相思须上望夫山”一句,则将诗人的眺望与深情投向了远方的高山,表达了一种超越空间限制的情感寄托。这里的“夫山”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标志,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中的一处寄托,是对未归之人的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远方亲人或知己深沉的相思之情。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别内赴徵三首(其二)

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

归时傥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别内赴徵三首(其三)

翡翠为楼金作梯,谁人独宿倚门啼。

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别东林寺僧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

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