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送别的景象,诗人在东林寺送别,夜色已深,月亮已经升起,而远处传来了猿啼的声音。这不仅营造出一种清冷和孤寂的情境,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氛围的渲染。接着,"笑别庐山远"一句,通过对庐山距离的感慨,表达了一种淡然的送别心情,同时也突显出诗人与被送别者的情谊非同小可。最后,"何烦过虎溪"则是诗人对未来行程的一种豁达态度,虎溪作为一个险峻之地,在这里变成了超越尘世烦恼的象征。
从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豁然开朗的一面。同时,它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人生旅途中的离合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此外,诗中没有过多的情感宣泄,而是以一种淡定和从容的心态去面对分别,这也是唐诗一贯的风格之一。
不详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巫山枕障画高丘,白帝城边树色秋。
朝云夜入无行处,巴水横天更不流。
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
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独宿夜空啼。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